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菱角的喜剧》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20


《菱角的喜剧》说课稿 

清远市佛冈中学 何楚红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菱角的喜剧》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散文,作者从自己认识菱角的发展过程中,阐明了一个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复杂多样的,正确认识事物,既要掌握它的一般性,又要掌握它的特殊性,认识事物不能绝对化、简单化。文章对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描写十分清楚,思路非常清晰。作者证明自己的观点时所运用的材料恰到好处,有自己对菱角的认识过程,有生物方面、化学方面、物理方面、医学方面的例子,一个农民认识天气条件的例子,有地方良种变劣种的例子,山洞养猪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的例子等。这篇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结合在一起,表现作者独特的感受,精辟的见解;内容涉猎广泛、联想巧妙;语言明快晓畅,讲究变化,在写作上具有典型的秦牧散文风格。读来使人在跟随作者喻理愉悦、领悟哲理的同时,也欣赏到了哲理性的散文写法的艺术。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作者认识事物要有正确方法的观点。学习作者从生活现象中悟出道理,并张开想象,广征博引,来进一步阐述道理的写作特点。 

2 、能力目标:感悟课文深刻的思想和哲理,领悟于平凡中见深意、在生活中挖掘新的思想和认识的写作方法,欣赏课文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训练语文表达能力。 

3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等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的认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哲学理论水平,有探索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习写作方法。品味语言风格。 

二 说教法 

由于哲理散文所涉及的内容是平凡中见深意,教学方法采用“研讨阅读”和 “质疑思辨” 法。教师可在前半节布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准备。教师则要在潜心研读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应答的准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既要有正确的引导,又不要急于对一些问题急忙下结论。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质疑与辩驳。对学生提出的富有创见性的观点,要及时予以表扬,激发他们学习与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要求对所有有争议的问题下一个所谓的定论,要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讨论与研究。教师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强加于人。总之,要创设一个平等与民主的课堂气氛。 

三 说学法 

1 培养学生掌握质疑思辨的创造性阅读方法 2 在理清思想结构的基础上,能迅速筛选信息,把握中心句和关键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 

四、说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材料等,为学生创设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拓展思维,开发智力。 

五、说教学程序 

本文拟用一课时授完,教学程序如下: 

(一)、教学导入: ( 1 分钟) 

在生活中,面对一些人或事,我们经常会经常看到普遍性的一面,却忽视了特殊性的一面。认识事物时我们经常绝对化、简单化地看问题,其实我们稍微认真地加以思考就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是复杂多样的,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有正确方法。 

(二)作者生平:( 2 分钟)秦牧( 1919-1992 )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 1919 年 8 月 19 日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 13 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 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 1938 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这是他的第一本集子。 1945 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 建国后,一直在广州工作。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和美学论著。 196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大量作品。几年来,仅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 10 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的姐妹篇《语休采英》。 

(三)欣赏图片(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菱角、蝴蝶、蝗虫、种子,连体婴儿等图片)、然后研读讨论:( 25 分钟) 

1 、速读课文 1-6 段,作者如何引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道理? 

(认识菱角 - 生活现象) 

2 、朗读课文 7-12 段,从课文中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由此看出作者引申出什么道理呢? 

( 7 段: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茫然失措。 8 段:自己因为一向看到的菱角都是两个角的,就以为天下的菱角都是两个角的,对人们早已调查出来的菱角的各种状态都不知道。 9 段:我们寻常所说的“认识事物深刻”,事实上就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高度掌握它的复杂性之谓。 10 段: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胡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 11 段:广泛砂吸取古今中外人们艰苦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这一切是多么重要呵! 12 段: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道理:认识事物应掌握其的一般性之后,更要掌握其的特殊性。) 

4 、作者从认识菱角的过程中 , 悟到了什么道理? 

(任何事物都是复杂多样的,正确认识事物,既要掌握它的一般性,又要掌握它的特殊性,认识事物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5 、、作者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这个观点?围绕着这个观点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印证? 

聪明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合理、科学的) 

自己认识菱角甚至蝴蝶、蝗虫的方法(片面性) 

农民掌握下雨的条件“黑云、风势、昆虫动态” 

良种变劣、养猪不活 

6 、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说说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言之成理即可) 

(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结合在一起,表现作者独特的感受,精辟的见解;内容涉猎广泛、联想巧妙;语言明快晓畅,讲究变化。) 

7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点?(通过日常的生活事物,发掘出深刻的哲理思想。) 

(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质疑与辩驳( 15 分钟) 

(五)小结:本文主要通过对菱角的认识等事例说明一切事物是复杂性,多样性。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掌握事物的一般性,更要掌握事物的特殊性,避免绝对化简单化地认识事物。( 1 分钟) 

(六)布置作业( 1 分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9页)
《菱角的喜剧》教学实录
《菱角的喜剧》同步练习
《菱角的喜剧》教案5
《菱角的喜剧》说课稿2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6
秦牧《菱角的喜剧》原文阅读
《菱角的喜剧》课堂实录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5
粤教版《菱角的喜剧》ppt课件4
《菱角的喜剧》教案4
《菱角的喜剧》教学设计3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3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2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1
《菱角的喜剧》教案2
《菱角的喜剧》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