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单元练习 >>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10


一、积累和运用(27分)
1.将下面一首七言绝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右边的方格内。(4分)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日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2.填写诗句。(10分)
   ① 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② 海内存知己,                        。
   ③ 野火烧不尽,                       。
   ④ 万事俱备,                        。
   ⑤ 云横秦岭家何在?                      。
   ⑥ 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⑦ 无可奈何花落去,                        。
   ⑧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
   ⑨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⑩                        ,铁马冰河入梦来。。
3.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3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积累。(2分)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都有各自特有的绰号,比如宋江的绰号叫“及时雨”,武松的绰号叫“行者”,请你说出下面几位英雄好汉的绰号。
  林冲           ,张顺         ,吴用        ,李逵        
5. 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 ”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一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句表达更加准确流畅。(4分)
 

 
   朱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的科学家科尔怎样利用所有的星期天三年中证出了200多年来无人攻克的难题;发明家爱迪生刻苦钻研,废衾忘食,一共有一千三百多项发明;大文豪巴尔扎克怎样不断的追求和探索,创作了不朽的《人间喜剧》;诺贝尔怎样舍生忘死地试制炸药;居里夫人怎样被放射元素夺去了建康;他讲伽利略、牛顿、李四光,他将华罗庚、陈景润、爱因斯坦。
二. 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治水必躬亲》,做文后的题。(15分)
治水必躬亲
钱泳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也。
7.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①既不可执一(        )           ②泥于掌故(        )
③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   ④潴有浅深(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②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9.第二段介绍了海瑞的什么事?这与第一段有什麽关系?(2分)
 
10.末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1.本文对您有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简要谈谈。(3分)
 
(二) 阅读《没有尘埃好不好》,做文后的题。(12分)
尘埃就是充斥自然界的各种微尘和烟粒。尘埃污染了环境,也给人类带来麻烦;在一些工厂里,甚至还会引起尘埃爆炸!
尘埃不受人们欢迎,让人讨厌。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
    没有尘埃也不好。
    ——没有尘埃,太阳直射过来的光就得不到反射、散射和折射,地球上就会漆黑一团。这就是说,尘埃虽小,它的存在却很重要。由于空气中混有大量尘埃,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粒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天空变得亮堂起来。
    ——没有尘埃,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热得不得了。温度太高,不但人类忍受不了,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都无法生存。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能够把照射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太阳的威力。同时,尘埃还能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升温不致过快,也可避免过于急骤降温。
    ——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冰晶组成。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上面凝结,对云雨的形成直接有关。实验征明,在没有凝结核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即使  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湿度达300%一400% 也还是难以凝结。但只要加进一些灰尘、烟粒
之类吸湿性微粒,水汽就会立即凝结。这些微粒会把水汽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水滴的胚胎,  故称“凝结核”。微粒的半径一般在10-3—10-7 厘米之间。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容易在它上面聚集。工业区和大城市上空之所以多雾,就是因为城市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尘埃的缘故。
     ——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下不了雨, 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将会走向反面。
    ——没有尘埃,宇宙中许多有害射线将毫无拦阻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一切生物  产生致命的威胁……
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尘埃!                
12.“尘埃”令人讨厌的原因是什么?(2分)
 
13.“尘埃” 的好处有哪些?(2分)
 
14.举例说说第6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仅须说两种)(2分)
 
15.尘埃有害,尘埃对人类又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也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哲学道理?(3分)
 
16.结合本文请你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拟一条标语。(3分)
         
 (三)  阅读《身怀绝技的地雷》,做文后的题。(12分)
    说到地雷,谁都知道它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如果听到有人说地雷会自动寻找目标、主动进攻,恐怕会被当做天方夜谭。可是今天,随着遥控等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身怀绝技、武艺高强的新型地雷已经出现。
    诡雷跟普通的地雷一样,由雷壳、炸药、引信三部分组成,它的特殊之处在一个“诡”字上。比如,可以根据敌人的偏好,将诡雷制作成外形精美的小物件诱敌去取,一取即炸;也可设置反排雷地雷,使敌人一排即炸。
    智能雷可自动识别和摧毁目标,也叫自寻的地雷。它由特殊的探测器、微处理器、雷壳、雷体和引信等组成。当探测器探测到目标后,立即将信号传给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计算出目标运动速度、并实施跟踪。当目标达到它的攻击区后,立即扑上去,追魂索命。智能雷的主动攻击性,突破了地雷以前只是一种防御武器的界限。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雷的命中精度、智能化程度也将大大提高。
    化学雷严格来说是一种化学武器,它主要是*化学毒剂杀伤敌人。化学雷由雷壳、毒剂、炸药、引信等部分组成。爆炸时,借助炸药的能量将毒剂抛洒出去,造成地面和空中染毒。化学雷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爆式,在地面或地下爆炸,造成地面染毒;另一种是空爆式,即化学跳雷。它采用电点火引燃抛射药,将雷体中的毒剂弹抛到空中爆炸,洒出毒剂。化学雷具有炸点均匀、毒剂扩散快、有效杀伤力强等优点,而又不会落到目标区以外。
    核地雷具有一个核爆炸装置,以及一个包括导电线、发火装置、包装防护装置、判读器等在内的成套组合件。使用过程分为设置和引爆两个阶段,根据战术需要,可设在地面、地下和水下。在水下安装时,要先确定设置深度,设置后还委派专人警戒,确保核地雷的安全。引爆时一般采用定时引信、有线电操纵杆和无线电遥控引信。为确保万无一失,还要设置紧急情况下的备用操纵杆。有的核地雷可单兵携带,使用灵活,威力大,是名副其实的小魔王。
    (选自《青年参考》)     
    17.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2分)
   
 18.诡雷、智能雷、化学雷和核地雷的优势分别是什么?(2分)
    
19.“化学雷严格来说是一种化学武器,它主要是*化学毒剂杀伤敌人。”其中的“严格来说”、“主要”两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20.本文的结构是特点是什么?(2分)
    
21.地雷是战争的武器,在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的今天,武器专家们依旧在研制包括新型地雷在内的各种新型武器。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不少于50字)(3分)
 
    (四)读下面的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4分)
读 山 品 水
  ① 山 水 之 美 , 古 来共 谈 , 然 而 人 们 谈 得 最 多 的 , 还 是 山 的 灵 性 和 水 的 神 韵 。 孔 子 曰 : “ 智 者 乐 水 , 仁 者 乐 山 。” 仁 者 在 山 的 稳 定 、博 大 和 丰 富 中 ,积 蓄 和 锤 炼 自 己 的  仁 爱 之 心 ; 智 者 则 步 水 而 行,望 水 而  思 ,以 碧 波 清 流 洗zhuó濯自己 的 理 智 和 机 敏 。 这 就 是 山 水 可 以 陶 冶 人 的 情 操 的 根 本 原 因 。 人 们 通 过 读 山 品 水 , 可 以 领 悟到 世 事 的 兴 衰 变 迁 , 人 生 的 喜 怒 哀 乐 , 寻 觅 到 自 己 精 神 家 园 的 相 通 之 处 , 故 历 代 文 人 墨 客 无不cháng yáng于 名 山 大 川 以 寻 求 灵 感 。 
②  读 山 ,“ 横 看 成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各 有 各 的 读 法 。 远读 其    A   ,近  读 其    B  , 粗读其 C   ,细读 其    D  , 读 青 、 读 绿 、 读 和 谐 、 读 静 谧… … 视 角 不 同 ,意 境 也 不 同 。 “ 不 登 高 山 , 不 知 平 地 ” , 是 一 种 发 现 ;“ 高 山 仰 止 , 景 行 行 止 ” , 是 一 种 境 界;“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 是 一 种 坚 守 ;“ 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 ” , 是 一 种 豪 壮 。 不 要 以 为 山 是 凝 固的 , 山 是 岿 然 的 活 物 。 
        ③  品 水 , 由 于 各 人 的 气 质 不 同 , 心 境 不 同 , 也 各 有 各 的品 味 。 在 文 人 眼 里 , 水 是 温 柔 的 , 因 此 他 们 常 常 把 柔 情 蜜 意 的 水 与 悠 悠 无 尽 的 爱 联 系 起 来 。水 之 悠 长 , 好 像 爱 情 之 天 长 地 久 ; 水 之 波 动 , 似 若 爱 情 的 起 伏 波 澜 。 在 哲 人 眼 里 , 人 是 运 动的 , 得 出 的 是 人 生 的 哲 理 。 孔 子 说 :“ 逝 者 如 斯 夫 , 不 舍 昼 夜 ” , 感 叹 的 是人生之有限而宇宙之无穷。 孟 子 说 “ 民 归 之 犹 水 之 就 下 , 沛 然 谁 能 御 之 ” , 比 喻 民心似流水,谁也无法抵挡。 荀 子 对 政 权 与 人 民 的 关 系 , 给 后 人 留 下 了 发 人 深 省 的 警句 : “ 水 则 载 舟 , 水 则 覆 舟。 ” 老 子 呢 ? 他 既 说 “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 , 又 看 到 了 水 “ 莫 能 御 之 ” 的 力 量 。     
④ 云 山 苍 苍 , 江 水 茫 茫 , 读 山 品 水 , 意 味 深 长 。    
                                                             
2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洗 zhuó                   cháng yáng           
23.将 下 面 词 语 依 次 填 入 第 二 段 空 缺 处   (2分)
深 沉       清 幽       苍 茫      豪 放  
A 、                     B 、                       C 、                   D 、                
24.第 二 段 引 用 了 很 多 诗 句 ,这 样 写 在 表 达 上 有 什 么 好 处 ? (2分)
    
25.人 们 “ 读 山 品 水 ” , 为 什 么 会 有 不 同 的 感 受 ?( 请 用 文 中 原 句 回 答 )(2分)
      
26.从 全 文 来 看 , 题 目 “ 读 山 品 水 ” 的 含 义 是 什 么 ?(3分)
    
27.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三. 作文(40分)
28.任选一题作文。
(一) 以“牵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标题中必须有“泥土”二字,如“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小议泥土精神”、“泥土的启示”、“珍视泥土”、“泥土在呻吟”、“泥土的芬芳”等)。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④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瞰、泓、漫、禽   2.①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天涯若比邻  ③ 春风吹又生  ④ 只欠东风   ⑤ 雪拥蓝关马不前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似曾相识燕归来   ⑧ 射天狼    ⑨春蚕到死丝方尽    ⑩夜阑卧听风吹雨  3.参考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阴凉);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4.豹子头、浪里白条、智多星、黑旋风   5.(1)你怎么在课堂上睡觉? (2)如:我被这优美的音乐陶醉了、我已经被《川江号子》倾倒了。(合理即可)   6.参考:(1)“所有的星期天”与“三年中”互换顺序;(2)废寝忘食;(3)爱迪生后添“怎样”;(4)“大文豪巴尔扎克怎样不断的追求和探索,创作了不朽的《人间喜剧》;”删除;(5)健康后的“;”改“。”;(6)“李四光”与“爱因斯坦”互换位置
二. (一)7.①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②古代的典章制度   ③随意   ④水停聚的地方   8.①也不可以随意轻信别人的言语。②所以必须要亲自登山涉水。  9.第二段介绍了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的事。用海瑞的事例证明作者在第一段提出的论点。10.末句话从反面讲不躬亲、怕吃苦的后果,与上文形成对比,共同论证本文论点。11.略
(二)12. (1)会产生污染;(2)引起爆炸  13.(1)反射、折射和散射太阳光;(2)调节地球表面温度;(3)产生云层、雷电和降雨;(4)阻挡宇宙有害射线  14.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举例略) 15.不能单方面地一个角度地去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6.(略)
(三)17.作诠释﹑打比方等  18. 引诱敌人上当﹑自动识别和摧毁目标﹑散射化学毒剂杀伤敌人﹑使用灵活、威力大   19.不能。去掉之后说明就不够准确了 20.总分式  21.(略)
(四)22.濯;徜徉  23.苍 茫 ; 清 幽 ;豪 放 ; 深 沉 。    24.揭示出了读山“视角不同,意境也不同”的内海,使文章文采斐然。   25.读山,视角不同,意境也不同。品水由于各人的气质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位。    26.领略山的灵性,品位水的神韵。  27.略。
三.28.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怀文中学2017—2018学年度苏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过关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学常识填空
春季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阜宁明达初中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复习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ppt课件
卢集中学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2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2011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2010年扬州地区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检测试题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一单元测试试卷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周周清训练题
2008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
2009年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
2009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四单元复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二)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
蚌埠实验学校2006—2007年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试卷
蚌埠实验学校2006—2007年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周清试题(二)
蚌埠实验学校2006—2007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练习(AB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单元练习(AB卷)
2005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复习检测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水平测试卷(薛家中学)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检测题
2004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复习检测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所有课文练习及(1-7)单元测试卷(推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