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二册文言文检测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14 |
第二册文言文检测
1.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1必浚(疏通)其泉源○2人君当(应当)神器之重○3虽董(监督)之以严刑○4简(简单)能而任之○5余嘉(嘉奖)其能行古道○6六王毕,四海一(统一)○7直走(走向)咸阳○8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美丽)○9函谷举(举旗)
A、○2○3○6○9 B、○4○5○7○8 C、○1○3○6○7 D、○1○3○6○8
D
2、下列句中“以”用作介词“因为”的是
A、必竭诚以待下 B、虽董之以严刑 C、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D、强有作,则思止以安人
C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振之以威怒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C、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或师焉,或不焉 E、俨骖騑于上路
B
4、下列选项中的“则”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此则寡人之罪 D、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入
C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
A、则纵情(放纵感情)以傲物 B、则思三驱以为(认为)度 C、吾从而(跟从,并且)师之 D、师不必(没有必要)贤于弟子 E、各抱地势,勾心斗角(走廊向心,屋檐如角相对)
BD
6、下列特殊句式分类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之不知 ○3不拘于时 ○4振之以威怒
A、宾语前置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 被动句
B、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
C、判断句 状语后置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D、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 状语后置
D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规类正确的一项是:
○1必固其根本○2吾师道也○3乐盘游○4宏兹九德○5则思知止以安人○6吾从而师之○7辇来于秦○8而耻学于师○9宾主尽东南之美 ○10年十七,好古文○1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A、○1○4○5/○7/ ○2○3○6○8/○10/○9○11
B、○3○4/○2○7/○1○6○8/○10/○9○11○5
C、○1○3○4/○2○7/○6○8/○10○9○11○5
D、○1○4○5/○2○7○10/ ○3○6○8//○9○11
A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将近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姑且,暂且
C、不者,若属且为所虏 将要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姑且
D
9、写出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C、此世所以不传也( )
D 、臣所以去亲戚事君者( )
E、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
10-17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一个适当的义项:
10、思国之安者
A、怎么 B、平安 C、哪里 D、养
B
11、闻道有先后
A、道路 B、道理 C、说明白 D、道家
B
1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A、用尽 B、终极 C、寻根究底 D、困厄
D
13、信者效其忠
A、诚实 B、信任 C、信用 D、相信
A
14、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A、医治 B、惩治 C、治理 D、安定
C
15、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A、属于 B、类 C、掌管 D、通“嘱”
A
16、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A、喜爱 B、爱护 C、吝惜 D、喜欢
C
17、且焉置土石
A、……的样子 B、哪里 C、怎么 D、在那里
B
1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有相同意义的一项是()
A.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 暴霜露,斩荆棘
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
虽有槁暴,不复挺着,輮使之然也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D.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C
19.下列各组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六国破灭,率赂秦耶?(大概)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适宜)
B.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等到)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定,确定)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打退)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积久而成的威势)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
A 全都,一概;应该
2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思厥先祖父
B.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B
21.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秦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失其所与,不知
D
22.对下列各句中的“以”分类正确的是()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③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④火尚足以明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⑦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也
⑧有志矣,而又不随以止⑨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A.①/②/③⑤⑦/④/⑥/⑧/⑨ B.①⑦/②/③⑤/④/⑥/⑧⑨
C.①/②/③⑤⑦/⑥/④⑧/⑨ D.①⑦/②/③⑤/⑥/④⑧/⑨
A
2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B.此余之所得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然力足以入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D.不出,火且尽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
24.对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者 (推究)
B.此三者,吾遗恨也(痛恨)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子)
D.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探究)
B
25.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那,代“后洞”; 那些,代“进洞的人”)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助词;那个,代“怠而欲出者”)
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自己)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那个人)
⑤其孰能讥之乎(谁)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A
26.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③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⑤及凯旋而纳之
⑥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⑦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⑧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⑨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⑩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11空中而多窍
A.①③⑤⑥ B.④⑨⑩○11
C.①②⑦⑧ D.②③⑥⑦
B
27.下列各组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则焉用彼相矣
B.长乐王回深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微风鼓浪 填然鼓之
D.桴止响腾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D
28.下列各组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B.微波入焉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汝识之乎 博闻强识
D.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
29.下列与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雨泽下注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垣墙周庭 D.前辟四窗
C
3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墙往往而是 往往:经常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把头发扎起来
C.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竟然
D.先妣抚之甚厚。 抚:对待。
D
31.以下句子分为四组,最能够表现作者家庭中道衰败的一组是( )
○1庭中通南北为一 ○2诸父易爨 ○3墙往往而是 ○4鸡栖于厅 ○5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6吾家读书久不效
A.○2○3○4 B.○1○2○4 C.○2○4○5 D.○3○4○6
A
32.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A.院子里开始是篱笆,然后是墙,总共变了两次。
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的成功,就可以等待了呀!
B.院子里开始建篱笆,然后建了墙,总共变了两次。
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
C.院子里开始建篱笆,然后建了墙,大凡变了两次。
我家的人读书长期不见效果,这孩子的成功,就可以等待了呀!
D.院子里开始是篱笆,然后是墙,大凡变了两次。
我家的人读书长期不见效果,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
B
3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
A.敛赀财以送其行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C.得复见将军于此 请于当道
D.以旌其所为 臣为韩王送沛公
B
34.下列解说正确的是( )
A.“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是干支纪年法,“望”是每月初。
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金”是量词,相当于“两”。
C.“缙绅”指一般做官的人,“编伍”指民间,它们都是借代。
D.“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公”是对成年男子的谦称。
C
3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为魏之私人
C.颜色不少变 D.哭声震动天地
D
36.下面句子都属于描写泰山日出的一组是( )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3极天云一线异色。○4大风扬积雪击面。○5下有红光动摇承之。○6绛皓驳色,而皆若缕。
A.○1○4○5 B.○2○3○6 C.○3○4○5 D.○3○5○6
D
3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或曰:“梅以曲为美…” 或:或许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C.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业:从事
D.以求重价 重:高
D
38.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例句: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A.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B.既泣之三日。
C.穷毕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D.儿之成,则可待乎。
D
39.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客逾庖而宴 B.斫其正,养其旁条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亦以明死生之大,……
C.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D.以旌其所为
人皆得以隶使之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去今之墓而葬焉
D
背诵默写
(1)思厥先祖父, , , 。
(2)以地事秦, , , 。
(3)忧劳可以兴国, 。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5)臣闻求木之长者, ; ,
(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7)天高地迥,觉天敌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