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23


24  故事三则 
【教学构想】 
自古以来,世事无法两全,因此人们时时会面临着抉择。    本课这三则故事所体现出来的择取,虽然各有其不同的内容与含义,但都表达了古人的高尚品质与人格尊严。在当今物欲横流,拜金潮冲击着人们做人的准绳的时候,这些传统的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依然对我们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我组织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其深刻的做人道理,学习古人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这三则故事的鉴赏价值还在于虽然故事都很短小,但其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去品析与借鉴。如:《人有其宝>中叙事的取舍与语言描写的精当;  《嗟来之食》中对人物的刻画与对话描写;《许仲平义不苟取》中对人物的动作与语言描写,还有对比手法的使用,都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因此我设计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分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来对文章的艺术手法进行鉴赏。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故事的深刻哲理,学习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积累一些实词,如“诸、丧、食、啖、危坐”等。 
4.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故事寓意的探讨、理解。 
难点:联系生活,品味寓意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准备] 
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句做上记号。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一则新闻导人,注意学生的不同反应。) 
昨天,老师在《楚天都市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浙江商人,到武昌来考察投资环境,不甚满意,于是乘出租车到汉口转转。结果,在下车时,将随身携带的装有20万元现金的皮包遗落在出租车上,而他又忘了索要发票。看来,要寻找这20万元现金,无异于大海捞针。就在这位商人准备自认倒霉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居然出现在他面前,把他遗失的物品完璧归赵,随后离去,不留名,更不提报酬…… 
(教师话音未落,学生议论纷纷。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位司机拾金不昧,而有少数同学则说司机真傻,不要白不要。教师可将这种说法暂时放一放,继续话题。) 
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可以说是自古有之。今天,我们来学习几则古人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 
1.请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断句。 
2.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先由同学相互解答,若还有疑问,则由教师解答。 
(注意诸、丧、食、袂、辑、啖、危坐等词语的准确翻译。) 
3.学生口译三则寓言,教师点评。 
(注意人物语言的准确翻译,它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三、立足文本,概括故事寓意 
1.找出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 
(旨在通过品味精炼生动的语言感受古人的人格魅力,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体会故事寓意。) 
  《人有其宝》中的语言描写:“我以不贪为宝” 
《嗟来之食》中对饥者的外貌、神态、语言描写:“蒙袂辑屦,贸贸然来”,“扬其目而视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许仲平义不苟取》中对许仲平的动作、语言描写:“独危坐树下自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2.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寓意。 
子罕“以不贪为宝”是“不取”非分之物,视、“不贪”为宝,是追求一种为人的操守,追求道德的完善。 
饥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不取”施舍之食,至死也保持着做人的骨气和尊严。 
许仲平“义不苟取”是“不取”不义之财,高度自律,具有崇高的道德感。 
他们身上体现了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尊严,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无疑是人们行为的坐标。 
3.小组交流: 
用形象的语言复述故事、描述人物,并在故事最后加上精当的点评。 
(考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品味古文的语言魅力。点评可以评故事人物,可以评文本特色。精当的点评为后面的演讲打基础、,)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即兴演讲——现代社会还需要“不妄取”的精神吗? 
开头语: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我好像听到有同学议论那位司机太傻,那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即兴演讲。题目就是一“现代社会还需要‘不妄取’的精神吗?” 
希望同学们在演讲的过程中注意运用你们所收集的资料。 
结尾语:通过剐才的演讲,我想每个同学心中对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只是想为我前面讲述的故事补充一个结局:在富商拿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武昌投资,他说:  “我很早就听说武昌是一个教育强区,今天这位师傅给我上了更深的一课。在这样一个如此诚信的区域,不进行投资建设,将会是我的损失。” 
(通过演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现,学习古人高尚的品质。同时让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学会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后记】 
这篇文言文的字词较为简单,所以我改变了以往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不再过多关注字词的积累,而注重通过学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 
在导入的处理上,我仔细地思考了一番:开始我打算把整个故事全部讲完,但后来我担心学生有排斥心理,因为学生很反感老师过多的倾向性过于明显的说教。于是,我就留下了一个尾巴,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才告诉他们故事结局,因为这时的学生通过学习有了自己的感悟,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才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说教。通过教学,我觉得这种设计似乎更合理。 
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三个层次: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通过预习,疏通文意,熟悉故事情节。二、学生和学生的对话。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分析故事寓意,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三、学生和生活的对话。通过演讲,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教学设计2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导学案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同步练习2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