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课文练习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达标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07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达标练习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1.给下面的字注音(15分)
玄(     )   奘(     )   戈(    )    蔚(     )   顷(      )
戳(     )   酷(     )   蜃(    )    屿(     )   蓄(      )
凹(     )   循 (     )  折光(  )    驼(     )   僧(      )
2.解释下列词语(5分)
光怪陆离
渴不可耐
可望而不可即
戳穿
海市蜃楼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玄奘  岛欤  蓄养  B.弋壁  蔚蓝  干燥
C.原故  魔鬼  倒映  D.吹拂  磨蹭  抽搐
4.下列文字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5分)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漠西部的沙子是细沙(    )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____________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____________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A.如果……而……或……便  B.只要……且……和……便
C.只要……而……和……就  D.只要……而……或……便
5.选出填入下面句子中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5分)
(1)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____________在地面上。
(2)蔚蓝的天空____________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
(3)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____________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
A.(1)倒映(2)倒栽(3)倒影  B.(1)倒栽(2)倒影(3)倒映
C.(1)倒挂(2)倒映(3)倒影  D.(1)倒栽(2)倒影(3)倒映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向沙漠进军》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都是竺可桢。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以时间为顺序从古而今写来的。
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主要是驳斥东晋僧人《佛国记》的错误说法。
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较多地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7.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现象说清楚的?(10分)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课内问题探讨(21分)
①名词解释(2分)
海市蜃楼                                                               
鸣沙:                                                                 
②课文为何不一开始就介绍沙漠里的两个奇怪现象,引用古代典籍里的亲身倒过沙漠的人的故事有何作用?(2分)
③“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的现象的成因完全相同吗?为什么?(3分)
④请你比较一下,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⑴沙漠是这样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看不见)一只走兽(野兽)。
⑵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物跟上来,更(也)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当然(所以)就十分困苦了。
⑶这一魔鬼的幻术(魔术)到了1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揭露)。
⑤从本文发表至今四十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络上还了解到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些说明?
2.阅读下列语段  回答问题
(一)向沙漠进军
沙漠地区空气干zào____________(躁燥 
噪),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三千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一千五百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两千五百小时。日光可以用来发电、取热、煮水、做饭。沙漠湖水含盐,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liú____________(溜馏镏)水和盐。日光变为热能和电能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导体,估计将来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人住在里边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①根据拼音选字填空。
②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这一小节所讲内容为_____(A.沙漠的危害B.沙漠的改造C.沙漠的利用)(2分)
④给这段文字分层,正确的是____________。(2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层义(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⑤第②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为____________。(2分)
A.下定义、列数字  B.分类别、列数字C.作比较、列数字  D.摹状貌、列数字
⑥沙漠地区利用日光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⑦最后一句中如将加点词“估计”去掉,表达效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
⑧沙漠地区可以利用日光取得的资源有哪些?(2分)
(二)
①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乃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通过人造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如1989年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了伊东的位置在向前移动。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位置13.6厘米。此外,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控测仪中,接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①本文主要说明了(    )(2分)
A.地震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B.如何减少地震的损失
C.新发现的预测地震的方法  D.地震的预测是复杂的
②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的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2分)
③人们为了准确的预报地震,采用了人造地球卫星和计算机,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计算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分)
④选文第③段举“伊东地震”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⑤最后一段提到的“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是指哪些预测方法?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2分)
⑥从说明文语言必须准确的角度,说说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作用。(4分)
(1)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
(2)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45亿美元。
⑦选文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星期日上午,班级团支部组织团员到社区为老人开展服务活动,而你没有准时赶到,耽误了大家的出发时间,你该怎样对大家说呢?(5分)
2.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三十个书写格) (5分)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答案
A卷:1.xuán  zàng gē wèi qǐng chuō  kù  shèn yǔ xù  āo xún  zhé tuó 
sēng2.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渴不可耐:口渴得不能忍受。可望而不可即:只能望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戳穿:说破、揭穿海市蜃楼: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3. 
D(A项中的“欤”应为“岛屿”,B项中的“弋”应为“戈壁”,C项中的“原”应为“缘故”。)4. D5. 
D(倒影的主语是“天空”,是“影子”在地上;“倒映”是映射在空中,修饰对象不同。)6. 
A(B错在不是时间顺序,而是逻辑顺序;C错在不是驳斥古人的说法,而是说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是说明文;D不是较多地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应是设问诠释。)7. 
课文主要描述了沙漠里的两种奇怪现象,一是“魔鬼的海”,二是“鸣沙”。作者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关于“魔鬼的海”,作者引用了孟奇对士兵的解说,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科学道理,并以海边地区出现的海市蜃楼作类比,说清楚了这一奇怪现象,关于鸣沙,作者既写了自己的亲身见闻,又引述了一些专家的意见,说明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的道理。
B卷: 
1、①海市蜃楼:沙漠地面由于酷夏烈日暴晒,上下层空气温差很大,加上光线的折射和反射的影响,使人们产生错觉,因而形成“海市蜃楼”。(找出阐释的语句,并能辅以图示)鸣沙:沙漠面部的沙子细小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②集中体现了古人对沙漠的认识和感情,让读者触目惊心,激起探求欲望,引出下文③不相同,理由见课文④⑴空中用看不见,地面用看不到,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飞鸟和走兽显得工整。⑵更,语气更强烈些,当然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⑶幻术读起来上口,有韵律,戳穿,显得更有力。更准确。⑤略。2.(一)①燥馏②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③C④B⑤(1)说明沙漠地区日光照射强烈和日照时间长的特点。(2)指出人类利用沙漠日光的特点造福人类的美好前景。⑥日光照射强烈日照时间长⑦去掉“估计”说明不只是猜测。⑧电蒸馏水盐(二)①C②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震级、减少震级造成的损失。③大面积观测快速综合分析资料④说明地震前震区的地理位置会发生移动,也说明地震是可以预测的。⑤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包括:地震前可测量到震区地热温度普遍升高,可测量到震区地理位置发生移动,还可以测到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⑥(1)“最”强调了地震对人类危害之大,“之一”则说明地震是人类严重自然灾害中的一种。(2)“据不完全统计”说明每年超过45亿美元的损失,并不是地震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全部,实际上这种统计是不完全的。⑦举例子
C卷:1.略2. 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变成京剧。 或京剧是在徽剧融合汉调、秦腔、昆曲之后,逐渐演变而成的。  
此 试卷 是由 haizi68 发表 联系EMAIL:j_zh_d@163.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1页)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10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9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教案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16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1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反思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读后感(3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27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实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7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导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练习及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10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竺可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原文阅读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效表格式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堂实录及点评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图片素材(32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训练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9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7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练习(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练习(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练习(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6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5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6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5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后练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