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6


《袁隆平的“寻梦园”》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中袁隆平的“梦”和“寻梦园”的含义。 

2. 搜集袁隆平农业研究事业的有关信息。 

3. 学习袁隆平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材料感受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 

难点:理解袁隆平的“梦”和“寻梦园”的含义,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学法指导] 

1. 搜索整合文中资料,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2. 圈点批注文中关键语句,加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 

3. 查阅背景资料,明确袁隆平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学习内容]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大家都很熟悉,现在国际上称中国出现了第五大发明,大家知道是指什么吗?它就是由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它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袁隆平的世界,亲身感受一下他和他的成就。 

  

整体感知: 

⑴快速阅读文章,勾画关键语句,搜集文中信息。 

⑵思考:读了文章以后,你认为袁隆平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袁隆平是个杰出的科学家,他研究的杂交水稻每年增产谷物3500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40年来他在此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是个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人,他为了寻找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顶着烈日,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袁隆平是个执着追求梦想的人,他出生在北京,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母命,选择了艰苦陌生的农学。 

  

研读与赏析: 

梦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美好的梦想往往能使人们为之付出终身的努力,并且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光荣。一个中学生要以什么为光荣,该如何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新一代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是一次梦想与荣誉的美好展示,作为一篇人物通讯,文章一开始就借笔者的口提出了一个读者们关注的问题:“像袁隆平这样一个出生在北京,生长在武汉、重庆等大城市,拥有优越生活条件的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义无反顾地走上艰苦而陌生的农学研究之路?”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贯穿了课文的始终,带着它去研读课文,才能够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以袁隆平的“寻梦”作为线索,运用倒叙的手法,层次清晰的展示了袁隆平梦想的几个阶段,为我们揭示了问题的答案。明确梦想的几个阶段对于研读课文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袁隆平生命中,他的梦想是在不断推进扩展的:幼年时,他见到美丽的园艺场,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在他幼小的心中构筑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同时也让他树立起一个稚嫩朦胧的梦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20世纪60年代初的那场席卷全国的饥荒,深深震撼了年轻的袁隆平,美丽的憧憬与现实的遥远距离,使他树立起更为实际和坚定的梦想“让所有人不再挨饿”,并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他取得“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之后,年近古稀的袁隆平又有了更高的梦想和追求: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他的梦想在不断延伸、扩展。在梳理层次的过程中,既要明确三阶段梦想的区别,又要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解决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造福全人类”,这是一直支持袁隆平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只有弄清“梦想”的内容才能进一步把握“寻梦园”的内涵,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对人物精神和心理的把握,理清事件固然重要,但通过叙述事件赞美人物精神品质才是作者要表现的根本。 

本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细致刻画了人物的神态语言、精神面貌,具体展示了人物的奋斗经历和成果,并对人物的精神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文章脉络清晰,真实可信;结构上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充满感情,充分展示了袁隆平的精神品质和成就。如“义无反顾”、“一头栽进”反映出袁隆平为实现理想执着追求,不计得失的决心和牺牲精神。“世界性”可见研究杂交水稻的难度之大,从侧面突出了袁隆平的决心与自信。“整整两年时间”,“所有的”强调袁隆平研究花的时间、耗费的精力多,表明他探索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的艰苦程度。“美丽”一词多次出现,但意义不尽相同,意蕴丰富,让人回味。对语言品味应从朗读入手,可先大声自由朗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评,既有感性体会,又有理性分析,结合起来必然会有好的收效。 

  

问题1  思考:作者在文章的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袁隆平为什么会走上艰苦而陌生的农业研究的道路?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为了寻梦,即解决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造福全人类。 

问题2 思考:他的梦想是怎样形成的,可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他又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哪些努力? 

少年:对园艺场美丽的憧憬。 

青年:让“所有人不再挨饿”。 

老年:培养超级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问题3 思考:袁隆平的“寻梦园”指的是什么? 

袁隆平追求的是有着淳美境界的伟大事业,即他的农业科学研究。 

问题4 思考:本文展现了袁隆平怎样的精神风貌和品质? 

以“寻梦”为线索,通过记叙袁隆平幼年时立志,青年时艰苦奋斗,中年后的成功和不懈追求以及古稀之年为更“淳美的境界”而“不断前进”的典型事例,赞扬了袁隆平以全国人民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献身科学,执着追求,不懈奋斗的精神。 

  

体验反思: 

1. 文中“美丽”一词多次出现,你认为袁隆平与“美丽”是否有联系? 

2. 袁隆平称自己有点“痴”,你是否赞同他的自我评价? 

3. 袁隆平的“寻梦”过程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4. 圈点批注,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拓展延伸: 

⑴模拟一次新闻发布会,采访一下刚获得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项大奖的袁隆平先生。 

⑵情境设置,口语交流:袁隆平先生将要参加母校——武汉四中的校庆,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在欢迎会上致辞。 

⑶写作训练:以课文为依据,请你为《袁隆平传》写一篇序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4
《袁隆平的“寻梦园”》说课稿
《袁隆平的“寻梦园”》ppt课件3
袁隆平的小故事(5篇)
《袁隆平的“寻梦园”》ppt课件2
袁隆平《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学设计3
《袁隆平的“寻梦园”》flash课件1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2
《袁隆平的“寻梦园”》同步练习(二)
《袁隆平的“寻梦园”》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