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勾践灭吴》说课稿(二)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8


一、教材
  1、教材简析:《勾践灭吴》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国语.越语上》,它以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感人的艺术魅力在朴实无华的《国语》中别具风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春秋末叶著名的史实,史书记载、民间传闻颇为丰富,而以《国语》写的最为简练、精彩,富于文学意味。本篇所记述的是吴国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率五千余勇退守会嵇山后,求贤保国,卧薪尝胆,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的经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经验教训发人深省,达到了“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的境界。
  2、该课的地位和作用:《勾践灭吴》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课文是高一继《烛之武退秦师》后的第二篇文言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继续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A、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国语》有关知识,熟读课文,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B、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初步赏析人物、情节、语言。
  C、思想教育目标: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学会辨证地看历史。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章虽然作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内容生动有趣,文章大意易懂,且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必对艺术特色等作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诵读复述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文章统一起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作为优美的历史散文,它节奏适度,曲折尽情,近二十年的兴伐历程简练展示,生动性就在于人物言辞表现力极强,勾践治国之策叙述完整,学生理解起来需要较好的阅读能力,所以,我把教学难点定为:体会文章在外交辞令方面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
二、教法
  教学是一门应变性很强的艺术,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矗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D、尝试对历史散文做一点评析。
四、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清初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曾有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事如何在失败中崛起,终于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
(二)了解《国语》体例、内容及课文内容背景:
  对于课文的这些内容,我鼓励学生自行解决,养成重视注释、善查资料、归纳表达的习惯与能力。学生表述要介绍信息来源,培养严谨求知的作风。教师做引导和补充,以演示形式明晰而高效地完成此环节。
(三)预习指导: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①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②学习课文要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学习语文我主张学生要知道“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么写好在那里”。
  检测预习,1、听全文朗读录音,之后学生齐读,形成纠正性朗读认知;2用多媒体显示资料:读音、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知识。从整体的基础知识上达到正确、扎实地认知。
通过以上环节完成教学目标A中的部分内容。
 (四)教学新课:

  1、自读全文,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批注有疑问的内容。
  这一步要对学法1进行指导,是完成教学目标A中熟读课文的主要一步。设计此程序能充分调 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大纲'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理论。
2、逐段学习,指导诵读,讨论答疑,理清思路。
  第一段学习:首先是诵读指导:个读——点拨——范读——分角色读——齐读。(个读后教师组织评议,并引导把握人物语言、文言句式、语言节奏等诵读方法,多让学生体会、回答,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
接着组织讨论找出的疑难词句,这是完成教学目标B的第一步。这时我要顾及全体学生,尤其是文言文基础差的学生,要指导学生动手(写)、动脑、动口,培养思考分析能力,对学法2进行初步指导。
再后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概括段落要点。
3、第二段学习过程与第一段相同,需要明确的是每一段只设一个总结、概括性的讨论问题,目的是不在局部探究过细,影响整体认识。
  4、学生尝试用现代汉语复述一、二段内容,这是完成教学目标B的第二步。这步程序由中等学生来完成,以此带动两头。
  (五)教师小结以上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3-6节,简单进行总结性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归纳要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
从第二自然段中可知:大夫钟略施小计,贿赂了吴国佞臣太宰嚭,吴王夫差听信太宰嚭之言,与越国订立了盟约,为勾践的报仇雪耻创造了条件。为了复国,勾践是如何做的呢?
(三)学习新课:
  学习3、4段,学法、教法同1、2段的教学过程。其中我又重点把握3、4段语言锤炼、字约义丰的特点,指导诵读时特别强调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的一一对应和朗读节奏抑扬顿挫。设计问题是:为了复国,勾践对内外采取了那些措施?需要学生扣住原文,归纳概括到位。
这步程序是教学目标B的再落实。用教法2中语言激情的方法来感染学生,同时也是学法4的指导。
(四)学习56段,教法、学法同上。思考的问题是:归纳5、6段所写的主要内容。讨论回答后,进一步问:越国最终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归纳,将学生思路由部分扩展到全篇。落实教学目标C。
(五)学生小结3-6段,师生补充。
(六)趁热打铁,提问对两国君主的形象有怎样的认识?(扣住文字归纳,根据时间可增加对其他人物形象认识,完成目标2的有关内容)
七)结合全文脉络展示(多媒体)小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1、完成习题二、三,试背诵后两段  2、就全篇学习质疑。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师生质疑、解疑
2、梳理归纳文言句式及几个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拓展思维训
一、            检查、复习:1、背诵。2、处理习题三,齐读、自译、点拨、拟题
二、            学生质疑,师生讨论解疑
学贵有疑,从全篇角度质疑,在语境中体会和研究,效果更好。教师质疑引导到文言句式梳理。(主要是省略句)
三、            结合习题二,师生共同归纳几个文言词语的义项
运用多媒体,点明例句出处,有助于学生学习延展,认知完整,加深印象。
四、           阅读课文删节的文种进见夫差的一段话并回答问题。深化课文认识,体会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进一步突破难点。
五、            作业:拓展思维练习,写短文,500字以上。(目的是启发创造性思维,历史地辨证地看问题)
1、读李白的《越中揽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想到的
2、《勾践灭吴》中的三十六计
3、就文章的情节、人物、语言、经验教训任一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勾践灭吴》教案7
《勾践灭吴》知识点梳理
《勾践灭吴》通假字
《勾践灭吴》原文和译文
《勾践灭吴》ppt课件8
《勾践灭吴》阅读练习
《勾践灭吴》强化练习(2)
《勾践灭吴》强化练习(1)
《勾践灭吴》基础练习
《勾践灭吴》测试题
《勾践灭吴》同步训练
《勾践灭吴》说课稿(一)
《勾践灭吴》mp3音频课文朗读
《勾践灭吴》同步达纲练习
《勾践灭吴》ppt课件7
《勾践灭吴》ppt课件6
《勾践灭吴》ppt课件5
《勾践灭吴》ppt课件4
《勾践灭吴》ppt课件3
《勾践灭吴》MP3音频
《勾践灭吴》ppt课件2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
《勾践灭吴》ppt课件1
《勾践灭吴》的相关历史资料
历史揭密:有无沉鱼落雁的西施其人及其归宿如何?
《勾践灭吴》赏析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节选)
《勾践灭吴》教案6
《勾践灭吴》教案5
《勾践灭吴》教案4
《勾践灭吴》教案3
《勾践灭吴》教案2
《勾践灭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