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春之声》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08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运用的“意识流”表现手法;
2、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品味“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的语言特色;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新旧冲突、社会转变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结合意识流小说的特点,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
教师展示“意识流”、“意识流小说”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自行阅读,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及小说反映的主题;结合课后练习,通过讨论,品味语言特色,启发学生写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操作步骤:
一、导入:上节课学习诗化小说《荷花淀》,我们了解到并非每篇小说都可以按照写实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品读,因为小说也有不同形态,侧重点不同,对一篇小说的解读也不同。《春之声》就是一篇需要我们换种思维品读的短篇小说。
二、解题:
1、作者王蒙:当代作家,曾任中国文化部部长,同时也是一个作家、文化活动家。河北南皮人,1934年10月生于北平。
1953年,19岁的王蒙写出了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小说成为5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此外,王蒙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的《夜的眼》、《海的梦》、《春之声》《风筝飘带》和《布礼》等,被文坛称为王蒙的“集束手榴弹”。
(简单介绍即可,在必修四里还将接触他的文章)
2、导读(一):王蒙被称为“最新文艺思潮的代表作家”。而小说《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更是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
这种意识流小说给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冲破了传统小说观念,为小说创作在艺术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3、导读(二):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是把思想比作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识汇流”的观念。它把人类心理活动中象流水一样活动着的意识的客观状态,比喻为一个生动的形象。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   
意识流小说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因此它们往往打破传统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而出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大跨度的跳跃。人物心理、思绪的飘忽变幻,情节段落的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等的交织叠合,象征性意象及心理独白的多重展示,往往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 
意识流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意识流小说中使用最多的技法是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无所不知的描写和戏性独白。
三、请同学们结合提示以及刚才的导读,整体把握,梳理小说结构。
1、“意识流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请快速阅读小说,找出这一正在进行的事件。(提示:时间、地点、环境、人物)
  明确: 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意识”流动。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传达出“春的旋律”,表现了新时期新转机的主题。
2、岳之峰身处闷罐车厢,“意识”流动并非是自己空想得来,而是“通过触发物的引发”,请再次阅读小说,划出这些触发物,看看它们引发了人物怎样的联想。(可任选一段,交流讨论)
幻灯片:岳之峰    过去
 


罐子车    大空间     中国——外国    社会生活
                     城市——农村    的新转机
(现在)   未来
                  
社会生活剪影
人民的欲望
 
结 构 梳 理
3、小结:《春之声》的表现手法
小说的主题是“歌唱生活中的新转机”,但不重塑造人物性格,不重故事情节叙述,不按正常时空顺序。他借鉴了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但又不是西方纯粹的“意识流”。小说采用的“放射性”结构有一个端点,就是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殊环境中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小说主要写时空切换中,外界世界作用于主人公内心所引起的联想和心理状态,并以此来表现主题。
四、难点分析:
问: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是一个巧合还是必然,那么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
明确: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用在这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它比喻祖国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憧憬!
五、精华赏析:独特的语言
请仔细品味课本第95页“思考、探究”第三题的语句。想想这种“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对自己的写作有何启发。
1、  尘土和纸烟的雾气中出现了旱烟叶……还有南瓜的香味哩!
提示:奇特的比喻,使平常的描写生动且有回味。
2、  黑压压的人头,压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绿了。
提示:巧妙的夸张
3、  他小跑着离开了故宫……把他拉下去哩!
提示:联想奇特,幽默有趣
4、  她说得挺带劲,每吐出一个字就像拧紧了一个螺母。
提示:比喻独到
5、  岳之峰不由得也摸了摸自己携带的两个旅行包……一切都健在无恙。
提示:风趣独特,超越日常思维
6、  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醺醺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提示:叠词的运用,富有音韵美;拟人运用恰当传神。
文中还有一些语言读来也很美,请自己再找找,并把结果与同桌分享。
(小说过长,又是意识流小说,学生恐怕很难读懂。不妨重点放在品味语言上。)
六、作业:
1、  结合课后练习,预习科学小品文《说数》,在文中找出生字生词并注音。
完成《第二教材》(《春之声》)基础题、能力题、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春之声》mp3音频素材
《春之声》教学反思
《春之声》说课稿
王蒙《春之声》原文阅读
《春之声》ppt课件4
《春之声》ppt课件3
《春之声》ppt课件2
春之声擂台赛
《春之声》同步练习
《春之声》教案3
《春之声》ppt课件1
《春之声》教案及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