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胡同文化》说课稿(三)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2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抓住课文要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体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一篇好文章,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它用富有京味而有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了胡同文化的内涵,再后,用真实的感情表达出了对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而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正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因此,在对《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京味的语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本学期唯一的一篇,所以应该好好的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觉。这也正好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阅读全文,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养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体会《胡同文化》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本文语言朴实、雅致的特点。 

3、教学重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4、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二、讲教法 

    课文:1、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2、优美的语言要用声音来品读才有味道,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3、结合有关语句,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欣赏京味的语言。4、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引向更深入的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 

    布置预习: 

1、什么是胡同文化?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4、作者对胡同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由歌曲《故乡是北京》引入,让学生感受一下浓浓的北京风味,由现实生活中走进古老的北京城,去看看古老的胡同。 

2、第一步:概括要点,提到精要。默读课文,结合预习(1、2、3),找出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举例: 

(1)        由“什么是胡同文化”开始提问,直接入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胡同文化也就是北京市民文化。 

(2)        “胡同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到,教师可能用三句领起句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品读,如“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3)        “胡同文化的内涵”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出来。 

3、第二步: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让学生朗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适当的点评。老师指导欣赏下列句了: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就好。大腌萝卜,较好。小酱萝卜,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更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这两个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哪一个更能表现出北京人易于满足?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煅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4、第三步:细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情:(伤感  留恋   理解) 

5、第四步:小结全文。(北京的胡同造就了特有的北京的胡同文化,。那么,我们有没有想到有着悠久历史的四中也有着它独特的文化呢?让我们也学学汪曾祺先生,写一篇《四中文化》?课外延引的写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也会引起他们对身边人,身边事的观察,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附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胡同:    方正          胡同文化:封闭(自私)  

                                                   取名                    易于满足  

                                                   宽窄                    冷漠  

                                                   网络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感情:         伤感  留恋   理解(复杂心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胡同文化》ppt课件(65页)
《胡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胡同文化》公开课ppt课件(11页)
《雅舍》《胡同文化》练习题
《胡同文化》ppt课件(45页)
《胡同文化》阅读专项训练
《胡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同文化》高效导学案
北京胡同的取名
《胡同文化》导学案
《胡同文化》ppt课件(17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40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15
《胡同文化》ppt课件(44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13
《胡同文化》表格式教案
如何激活语文教学《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2篇)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9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8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7
《胡同文化》公开课教案16
汪曾祺《胡同文化》课文原文欣赏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胡同文化》mp3音频朗读
《胡同文化》教案15
《胡同文化》教案14
《胡同文化》教案13
《胡同文化》教案12
《胡同文化》教案11
《胡同文化》教案10
《胡同文化》教案9
《胡同文化》教案8
《胡同文化》教案7
《胡同文化》教案6
《胡同文化》教案5
《胡同文化》ppt课件12
《胡同文化》练习题
《胡同文化》说课稿(五)
《胡同文化》说课稿(四)
《胡同文化》说课稿(二)
《胡同文化》说课稿(一)
《胡同文化》flash课件1
《胡同文化》rm音频课文朗读(男音)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