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同步练习(一)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30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嬉戏(  ) 哞哞(  ) 潺潺(  ) 孪生(  ) 踉跄(  )(  )
2.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我们可以概括出 这个主题。
3.文中写道“月亮和太阳同时地挂在天上”,不尽符合生活情理,但读来却令人感到可信,这是怎么回事?


4.盲孩子眼中“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着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5.“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这“一切”都包含哪些事物?请找出那些具体事物的名称。

6.读课文后回答:
⑴盲孩子很寂寞,谁来陪伴他?

⑵影子、萤火虫给盲孩子带来了什么?

⑶“这时候,从附近的丛林里飞来一只萤火虫,飘飘忽忽地,闪着幽幽的光”中“飘飘忽忽”起什么作用?

7.把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组排比句。(可以适当增减)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描绘和渲染。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需要你去开垦它,改造它。


第十部分:阅读分析
(一)
有四个人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
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
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就不摆。”
有钱人就给了点钱,上了船。
大力士举了举拳头:“人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
有权的人说:“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跟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人听了高兴,扶他上了船。
最后轮到作家开口了。作家说:“我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不过一时也写不出来。我唱个歌儿给你听听吧。”
摆渡人说:“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唱一个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
作家就唱了一个。
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的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的)说的好听。”说罢,不让作家上船,篙子一点,船就离了岸。
这时暮色已浓,作家又饿又冷,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在等他回去想办法买米浇夜饭吃,他一阵心酸,不禁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作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
摆渡人一听,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叹,比刚才唱的好听,你把你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我。请上船吧!”
作家过了河,心里哈哈笑。他觉得摆渡人说得真好,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到了第二天,作家想起摆渡人已跟那有权的走掉,没有人摆渡了,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自动去做摆渡人。从此改了行。
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他以真情实意待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
过了一阵之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8.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
彼岸:
屈从:
9.文中写了四个人,他们各自最宝贵的是什么?
有钱人:
有权的:
大力士:
作家:
10.摆渡人认为作家的一声长叹比唱的好听,为什么?

11.文中作家的真情实意来源于什么?说明了什么?


12.本文是一则现代寓言,其主旨是 。
13.文章结尾,作家为什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用原文回答)

14.文章最后把作家创作同摆渡联系起来,有何作用?(从结构上、内容上来思考)

(二)
                  蜻蜒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蜒,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蜒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暖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5.文中加点的“好日子”在文中具体是指                  。
16.蜻蜒整天愁眉苦脸的原因是(  )
A.冬天到了,没有地方可以唱歌跳舞了。  B.冬天到了,蜻蜒又寒冷又饥饿。
C.冬天到了,蜻蜒为自己夏天未工作而羞愧。  D.冬天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逝去了。
17.“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这个句式是      ,“这”在文中具体指                。
18.蚂蚁说:“那么你——”破折号表示         。蚂蚁想说什么?下面几句中最合理的是(   )
A.一定玩得很痛快哟?  B.一点不考虑冬天怎么办?
C.在干些什么呢?    D.就一直这样玩吗?
19.这篇文章运用了      的手法,通过               描写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0.这篇文章说明的道理是(  )
A.讽刺蜻蜒只顾玩乐,不想工作,结果使自己陷入困境。
B.教育人们不要怜悯蜻蜒那样的懒汉,他们好逸恶劳咎由自取。
C.告诫人们目光要放远些,不要只顾眼前,不顾将来。
D.告诫人们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作为代价的,不可只顾享乐而忘记工作。
2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
A.童话故事   B.神话故事   C.寓言故事   D.民间故事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答案
1.略 2.只有“爱”才能使弱者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这就是童话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当盲孩子有了视力,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希望所有的光明都为他照明,太阳和月亮是最亮的两个,同时出现,也在情理之中。 4.这是一个比喻句。具体而形象地描述了盲孩子由黑夜转向光明的过程。 5.太阳、月亮、萤火虫、彩虹、花朵、绿草、露珠等。 6.⑴影子⑵带来光明、快乐、温暖。⑶情态逼真地写出了萤火虫飞来飞去的样子。 7.理想不是现而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理想不是壮美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渲染;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 8.实指河的对岸,结尾处的“彼岸”还含有比喻所向往的境界。对外来压力不敢反抗,违背本意,勉强服从。 9.金钱;权力;武力;真情实意 10.因为作家的一声长叹,包含了他的真情实意。 11.暮色已浓,作家又冷又饿,想到妻儿还要待他回去想办法买米烧饭,他一阵心酸,饱含真情长叹了一声。这说明创作中的真情实意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 12.旨在说明作家给予读者的应该是真情实意。 13.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14.结构上前后呼应,内容上深化了主题。 15.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 16.B 17.反问句;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 18.表示话未说完被打断;B 19.拟人;蜻蜒和蚂蚁的语言 20.D 21.C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25页)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10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8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7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6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二段六步”导学案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11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说课课件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1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17页)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3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26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17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1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0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18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27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读后感(3篇)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说课课件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课堂教学实录3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mp3音频朗读(女声)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稿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案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25页)1
《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案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课后题及答案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16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15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1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ppt课件13
金波《读自己的影子》原文阅读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案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导学提纲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案练习
《郭沫若诗两首》《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寓言两则》教案及练习
《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寓言四则》课后练习
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原文阅读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2篇)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稿(3)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后反思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指导及范文
以眼睛为话题作文范文两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