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综合性学习《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调查》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31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教学要求: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围绕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本地区属于新兴的小工业城市,最近三年来,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社区体系,这是本活动得以开展的有利的客观条件。其次,本地区文化氛围比较薄弱,学生们学习语文主要局限在教室中,因而,这次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学文的意义,沟通课内与课外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促进学生关注身外事物发展,养成在生活中自觉培养语文素养的习惯。第三,引导学生关注老人关心他人,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爱心。 
教学内容: 
一、实施步骤 
1.老师先向学生进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项活动的意义。调查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激发学生关注老人的情感。 
2.分组。学生自愿组合,老师协助调整。5-6人为一组,分成6组,任命或推举一人为组长,由组长与组员协商分工:联系社区者,访问老人时提问者,速记者,制表者,填表者,写总结者。 
3.确定调查对象、范围:每组就近联系社区,确定访问对象,一般定为5-6位老人。请社区负责人推荐不同层次的老人。 
4.调查内容:制成表格式样,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列表内容和形式。(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姓名,性别,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有无伴侣,医疗保健情况(公费,私费),子女情况;(2)日常生活情况:每日生活程序,主要活动;(3)精神方面:有何种爱好,特长,参加什么文化活动;(4)愿望:最希望什么。鼓励学生探询老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等深层次的问题,自行设计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访谈。 
5.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 
6.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并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二、有关资料 
(一)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 
(1)孔融让梨  
(2)张良拾履 
(3)父慈子孝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6)《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走到何处都带着父母. 
(8)自己观察感受到的孝敬老人的事。 
总结敬老的理由: 
(1)老人用一生奉献给社会和家庭,他们是功臣 
(2)老人节俭,付出多,索取少。 
(3)老人牵挂儿女,对儿女有无私的爱 
(4)老人有智慧,有经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共计五十条,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达到9062万,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从1982年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7%上升到14%所需时间作比较,中国为28年,法国115年,瑞典85年,英国和德国45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至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0%上升到2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会使我们真正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 
(四)调查举例 
老年人生活状况 
目前,国际上已普遍进入老年型社会,1999年已被定为国际老年人年。为此,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进行了一次“中国老年人状况”调查,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老年人的生活。 
    此次调查通过电话访问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青岛、武汉、重庆、广州六市的老年人,有效样本为1756份。 
1.多数家庭幸福和睦 
本次调查显示,有77.4%的老人表示,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其中有四成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非常尊重和关心。有12.8%的家庭关系一般,只有9.8%的老人认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儿对他们的关系更细致一些。 
在本次调查的家庭中,几乎所有的老人表示,希望有子女陪在身边,并希望不在家中住的子女经常回来陪陪他们。 
约有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不能接受西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但约有10%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表示,能够接受西方的观念。 
几乎所有的家庭中,子女都要定期给父母一定的生活费。在子女向父母要较多的钱时,有三成父母会无偿提供,有超过六成的家庭会明确“借”的关系。 
绝大多数老人都承认子女存在“代沟”问题,在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只有30.4%的家庭做到完全地开诚布公,有47.7%的家庭会有一定的交流和商量,剩下有11.9%的家庭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同老人住在一起的子女平均每天陪伴老人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内的占38.4%,在一到两个小时之间的占49.3%,三个小时以上的只占12.3%。在这种情况下,割代亲现象就十分自然和普遍。 
2.身体和医疗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接近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的疾病的排序中,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骨科疾病排在前三位。只有不到两成的老人每年到医疗机构进行全面体检,每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在500元以下占62.3%,在500元至1000元的占27.5%,1000元的以上的占10.2%。究其原因,有37.5%的老人认为家里不宽裕而不能多花钱,有31.2%的老人认为人老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有25.4%的老人认为老年病不好治,不想花冤枉钱。 
在医药费的负担上,有53.4%的费用有社会系统承担,其次是由老人自己承担,占35.5%,再次是子女,占9.7%,最后是其他亲属,占1.4%。 
有七成的老人表示,医疗机构对老人就医还是照顾的,在挂号、取药、诊病、住院方面有优先权。 
3.老年人的生活日趋丰富 
本次调查显示,有76.3%的老年人养有花或其他植物,有59.7%的老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40.3%的老人经常下棋、大扑克,有36.4%的老人经常读书,有34.5%的老人学习书法和绘画,有21.5%的人参加过老年协会,有三四成左右的人参加过老年大学。还有许多老年人热心参加社会活动,希望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4.存在的问题 
约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反映企业拖欠过工资和医药费,约有七成多的老人还不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法》的具体内容,在遇到个人不能解决,需要找有关的老年机构时,有时解决得不能满意后有扯皮现象,有些地区对老年人工作不太重视,在申请老年大学或其他老年机构时常会遇到诸多困难,一些老年机构也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 处于较低的层次等。                                              (摘自《大众医学网》) 
三、试题样式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                                                。 
2.写出两句尊老的名言 
(1)                                                            
(2)                                                            
3.如果要你去调查你所住地方的老年人状况,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 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 (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医疗保健情况;子女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主要活动情况;文化活动情况;有什么愿望。) 
中考连接: 
[05河池市]综合能力考查。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过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 
   1.试就某村(社居)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计划(提纲)。(3分)调查计划(提纲)  
一、                                                                 
二、                                                                 
三、                                                                 
   2.就当前孤寡老人的社会的救助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分) 
  答:                                                                       
1.答:(1)调查某村(社区)总人口数,老年人人口数,老年人所占比例;(2)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数,孤寡老人占老年人比例;(3)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的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受助程度。评分标准:列出一点给1分,共3分。2.开放题:评分标准:能从如何解决孤寡老人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且语言通顺的给2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调查》练习题
《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调查》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