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河大版《口技》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1-14


二十九      口技
清河二中  葛兵
教学目标:
1、掌握“会”“凑”“乳”“舒”“名”等文言实词的意思。
2、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体会
其作用。
3、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培
养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区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    具:生字词卡片、小黑板、问题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教师引导:普通的嘴,竟能将如此众多的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可真是令人叹为“听”止。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做口技,它是中国传统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那位艺人和洛桑相比,又是如何呢?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以及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口技》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由清代人张潮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评语,编者意在“表彰轶事,传布奇闻”。
三、揭示目标:(出示小黑板)
四、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林嗣环sì   呓语yì  狺狺yín  叱chì  伸颈jǐng
     嘿叹mò    齁hōu   中间jiàn  意少舒shū
     曳屋许许声yè  hǔ hǔ      几欲先走jī     
     ①教师领读②学生齐读③学生领读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
五、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串讲课文:(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并了解课文大意)
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本段。
(3)指名翻译。
(4)教师点拔:
     ①善:善于。②会:适逢,正赶上。③于厅事:在客厅。 ④施:设置。⑤闻:听见。⑥寂然:静悄悄的样子。
总结:介绍口技表演者和演出的场合、设施、道具、以及开演之时的气氛。
(5)指导背诵
第二段:
(1)学生齐读。
(2)教师点拔:
 ①惊觉:被惊醒。②呓语:说梦话。③既而:不久。 
④抚儿乳:乳,喂奶。⑤儿含乳啼:乳,奶头。
⑥是时:这时候。⑦凑:会合,聚集。⑧妙:妙处。
⑨毕:全。⑩嘿叹:“嘿”同“默”,默默赞叹。⑾ 绝:到了极点。
(3)学生串译本段并指出难点。
(4)教师重点讲解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总结:口技表演者摹拟四口之家深夜睡眠的情状和      听众的反应。
(5)指导背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1、2段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众妙毕备(         )     以为妙绝(      )
     ②夫令妇抚儿乳(       )    儿含乳啼(      )
     ③京中有善口技者(     )    妇手拍儿声(     )
       遥闻深巷犬吠声(     )
    3、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                                   
      ②表示同时发生                       
      ③表示相继发生                                 
      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八、板书设计
口技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    清代
     一段:京中有善口技者:介绍口技表演者。
           会宾客大宴:场合。    
施八尺屏障:设施。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道具。
           满堂寂然,无敢哗者:开演时的气氛。
     二段:遥闻深巷犬吠声……众妙毕备:口技表演者               摹拟四口之家深夜睡眠的情状。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也:写听众的反应。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1、2段。(指名、齐背)
   2、翻译句子:(出示问题卡)
   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②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二、继续串讲课文
第三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本段。
(3)指名翻译。
(4)教师点拔:
    ①既而:不久。
    ②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舒,放松。
总结:写口技表演者摹拟四口之家醒后再次入睡的情状        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5)指导背诵。
第四段
(1)学生齐读。
(2)教师点拔:
     ①俄而:一会儿。②中间:中间夹杂。③虽:即使
    ④一端:一种。⑤名:说出。
(3)学生翻译本段,并指出难点。
(4)教师重点讲解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总结:写口技表演者摹拟一场突发火灾的情景以及宾客的        强烈反应。
(5)指导背诵。
第五段:指名读本段并翻译。
三、学生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观众反应的语句,并体     会这些描写的作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并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1)学生讨论。
(2)指名回答。
(3)教师归纳总结:
     参考: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
  ①“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描写的作用:侧面衬托出口技表演者表演技艺的高超。 
 (揭示主题)
四、学生熟读首尾段,体会“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而已。”的作用。
(让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在结构和文章内容中的表达作用)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在结构上:首尾呼应
在内容上:道具的简单衬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五、布署作业
    1、第一段文字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文字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3、第三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4、第四段中正面描写的是什么,侧面描写的又是什
        么?有何作用?
    5、如何理解尾段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六、板书设计
口    技
                              林嗣环

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的表演
侧面描写:听众的反应                  古代艺人高超的技艺
(衬托)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卖油翁》《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中考题)
《小石潭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技》《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玉林市中考)
《口技》ppt课件(9页)
《口技》微课堂教学设计(含试题检测)
初二上册第6课《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
《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
《口技》《武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
《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巴中市2018年中考题)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口技》ppt课件(44页)
《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铜仁市2017年中考题)
《口技》选段两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45页)
林嗣环《口技》教案15
林嗣环《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
林嗣环《口技》pptx课件(23页)
林嗣环《口技》教案14
林嗣环《口技》mp3音频朗诵
《走进艺术的世界》教案1(林嗣环的《口技》)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3页)
《口技》改写成七言诗
林嗣环《口技》说课稿3
《口技》知识点归纳及阅读题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0页)
林嗣环《口技》导学案4
《口技》课文解读
蒲松龄《口技》原文、翻译、注释
林嗣环《口技》教案13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7页)
《口技》测试题
《口技》字解、句译默写卷
《口技》复习指南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2页)2
《口技》学案3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6页)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7页)
《口技》重点问题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9页)
《口技》教学反思
《口技》中考题(2013年)
《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
《口技》文言文一卷通(含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