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寻找理想》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10


           寻找理想 
【教学构想】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而现代人时时刻刻需要的是沟通,于是“对话”也就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编写者在八年级下册起始设立“对话”单元,试图想用第一课这种书信体的交流方式,针对人们追求理想这一话题,让学生去触摸伟人、名人的心灵,满足学生对理想有所了解的强烈愿望,从而使教学实现“在对话中成长、成熟”的育人目标,体现了全新的现代意识。 
    本文是81岁的巴金老人写给江苏省无锡县钱桥中心小学十个寻求理想的孩子的一封回信。文章针对来信学生在追求理想上“成为了十只迷途的羔羊” 的困惑,联系自己在追求理想上的经历和体会,用平等对话的方式阐述了对追求理想的看法,勉励广大青少年坚信理想的存在和价值,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荣誉”的崇高理想,并为之终生奋斗。 
全文分四个层次来阐述了自己对追求理想的看法:1、针对来信孩子的急切要求,说明“回答”来迟了的原因;2、真诚的坦述“我的乐观”,说明“理想是存在的”。针对孩子们的困惑,作者用人类历史的客观规律引导孩子们。这部分是“寻找理想”的基础。3、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现身说法,告诉孩子们“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愿他们树立并矢志不渝地追求崇高理想。4、对孩子们寄予殷切希望。 
    文章虽然是写给青少年学生的,但是课前小调查显示:由于文章谈的是关于理想的抽象道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内容涵盖巴金老人的一生,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够,缺乏体验,加之篇幅较长,学生在内容的把握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估计学生在阅读中难以读懂,使他们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激发并不断撩拨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读懂文本这一关键,促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策略上,我的主要的设想是: 
    (一)应该围绕激发学习兴趣来读懂文本。既然文本与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有距离,激发兴趣就成了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在那儿呢?我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对理想问题上急需名家现身说法的指导,从他们那儿获得借鉴,是学生产生阅读渴望的主要因素,教学中要以巴金老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为素材,了解当年10个学生给巴老写信的相关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理想的思考。 
    (二)通过让学生自我选择最想读的段节这一教学环节,来撩拨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也是阅读的主体,让学生选择最想读的段节为课堂教学内容,既是课堂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体现,又是对阅读规律的忠实遵循。 
    (三)通过筛选信息来解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本较长较难,学生容易陷入语言的茫茫大海而迷失方向,筛选信息的教学方式,既立足于文本,又要求学生理解、整合、概括语言之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整体上的把握,落实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也落实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通过写读后心得,展开对话,落实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对学生的熏陶及由阅读到作文的训练。心灵的对话是单元教学目标,也是文本教学的人文目标。教学中,借柯灵评论巴金一生追求的一篇精美短文,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冲击学生,期待产生从“想说”到“想写”到“想好好写”到“写得好”的效果。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在了解文本思路的前提下筛选提取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筛选提取信息的基本思路,学习写批注、写感想片段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荣誉”的崇高理想。 
[ 教学重难点 ] 
    1)  读懂文本,理解文中作者对有关理想的看法。 
    2)  使学生正确的理想,并产生为之终生奋斗的动力。 
[ 教学难点 ] 读懂文本, 理解文中有关理想的看法。 
[ 教学安排 ]两课时                    
[ 课前准备 ] 
    1)  师生搜集有关作者巴金资料了解作者。教师搜集关于老人理想的资料整理制作课件备用。 
    2)  组织学生搜集了解当年10个学生给巴老写信的相关资料。 
    3)  组织学生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指导下反复研读课文,完成对课文每一部分的划分。 

[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交流所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 
【多媒体展示一】 巴金“追寻理想”简历 
    巴金,少年时在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1923年赴上海读书毕业后,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1928年冬回国,主要作品有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东渡日本。1936年后,投身抗战,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寻找理想》ppt课件(37页)
《寻找理想》ppt课件4(第二课时)
《寻找理想》学案
《寻找理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寻找理想》说课稿
《寻找理想》教学设计3
《寻找理想》教学实录
《寻找理想》导学案(含答案)
《寻找理想》练习题
《寻找理想》ppt课件3
《寻找理想》ppt课件2
巴金《寻找理想》原文全文阅读
《寻找理想》教案及练习
鄂教版《寻找理想》ppt课件1
《寻找理想》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