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16


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菜qí  shān  záo  息shùn

B.油líng  谷bǐ  足shè  立zhù

C.收jiǎn  shú  zhuàn  上jīn

D.蝉tuì  hè  lòu  suǐ

2.下列加粗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

   

A.轻(快)  赏(鉴定)  人迹至(稀少)  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

B.在盒里(收拢)  博(深)  总而之(说)  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

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故(原因)  人声鼎(水开)  泯然众人(完全)

D.妒(忌妒)  笑(嘲讽)  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其名(写上)

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

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

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

4.选出标点符号用错的一句

    

A.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C.看外边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

D.“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5.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6.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A.“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句话既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说明学生对艺术兴趣的追求。

B.“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以此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这句话意思是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无关紧要,关键是看你的天资。

D.“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话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里,诗人要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7.关于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入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主要是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事物,同时也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C.《丑小鸭》一文记叙了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从故事中可以看出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是意外得到的幸福,并非他进取奋斗的结果。

D.《未选择的路》一诗中作者重点写的是自己选择的“荒草萋萋,十分幽寂”“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路,以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独立人格。

8.文学常识填空

1)普希金,________国诗人,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文学作品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等文学典型形象。

2)《伤仲永》一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

3)鲁迅,原名________,________人,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

9.课文填空

①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________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__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_,便_______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0.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写了冬季在百草园捕鸟的情景,在表述上主要运用了

   

A.描写  记叙        B.描写  说明

C.记叙  议论        D.记叙  说明

12.作者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而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种手法是:

   

A.铺垫              B.对比

C.欲扬先抑          D.象征

13.文中括号里的文字的作用是________,“张飞鸟”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

14.这段文字写了捕鸟的________、________、方法和收获,其中写捕鸟的方法只有________句。

15.这段文字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6.解释加粗的字。

1)未尝识书________  (2)指物作诗立________

3)不能前时之闻________  (4)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

17.下列加粗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              B.邑人奇

C.不能称前时        D.于舅家见

18.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19.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0.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三)

1)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2)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3)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4)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5)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6)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7)鲁迅的灵柩,在夜阴城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一片微红的新月。

21.第二自然段中“荟萃了一夜行李”这一说法在修辞上是为了与前一分句________________。

它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从下列说法中找出一个较合适的来:

   

A.收拾了一夜行装之类的物品。

B.连夜收拾打点好必要的行装用品之类。

C.挑选出一批值钱的东西,连夜打成行李。

D.收拾打点起出门带的行装用品。

22.一二两段文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顺流畅,读来琅琅上口。

B.精当华丽,充满真挚感情。

C.简洁朴素,毫无雕琢之感。

23.第三自然段中,看似平凡却流露出作者深挚感情的动词有________。

24.第六自然段中两句话的关系是

   

A.并列关系      B.因果关系

C.假设关系      D.转折关系

25.“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一句的含义是

   

A.反映了作者对光明的前景抱有微漠的希望。

B.表现作者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希望。

C.暗示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就在前头。

D.象征着解放区延安的光明前景。

26.作者为什么说“因鲁迅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尽量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回答。

 

三、作文

(一)方仲永由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到后来完全成为一个平庸之人。这既令人惋惜,也发人深思。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写一段话,要求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不超过200字。

(二)常君是你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学期常君因爸爸调进省城工作,也随父亲到省城去读书了。有一天,他来信告诉你说他不适应省城的生活环境,与同学沟通困难,缺少知心朋友等等情况,总之常君的心里很烦。请你写一封信与他交换意见,帮助他化解烦恼。行文要入情入理,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B  2.A  3.A  4.B  5.C  6.C  7.B

8.(1)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多余的人  小人物

2)《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介甫、北宋

3)周树人  浙江绍兴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呐喊》《彷徨》

9.(略)

 

二、阅读理解

(一)10.扫           

11.B

12.C

13.解释说明,特定的称谓

14.时间  条件  1句

15.作者写百草园冬天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乐趣,再次暗点“乐园”,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突出了中心。

(二)16.(1)曾经  (2)完成  (3)相当  (4)渐渐

17.C

18.B

19.(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0.(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3)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

(三)21.对偶  B  22.C  23.吞、跑  24.A  25.B

26.①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②有很多青年男女悼念鲁迅,中国还是有希望的。

 

三、作文(略)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3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周周清试卷(第三单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二)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8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2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周周清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9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现代文复习ppt课件
部编新版人教版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综合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ppt课件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x课件(2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一单元生字词练习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