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基础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16


第二单元·基础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2.可汗问所欲,________________;愿驰千里足,________________。

3.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选自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阅读下面一段诗歌,完成1~4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解释下列词语。

1)户(                 (2)红妆(   

3)著(                 (4)云鬓(   

2.翻译加横线的诗句。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诗来看,本段属于________,(A.详写  B.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这段诗歌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文中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哽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声响了意味着什么?“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集中体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的思想感情。文中最能表达韩麦尔先生心声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文中提到哪几种“趣味”,怎样才能获得这种种“趣味”?怎样理解这些“趣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通篇使用比喻,其中“长江大河”比喻________;“旅途征人”比喻________;“扬子江、黄河”比喻________;使用比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的意思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艰难的国运”指的是什么?“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现实,简单说说我们今天还是否需要“雄健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下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1.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埋葬”一词换成“回响”或“飘荡”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结尾作者对关东原野的称呼由前面的“她”变为了“你”,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把上文划分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1)第一层:从________到________;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层:从________到________;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层:从________到________;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纳选文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  以“还乡”为题,将《木兰诗》中第六段(“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例文]

 

还乡

 

“木兰回来了!木兰回来了!”乡亲们看见木兰回来了,都奔走相告。木兰从大路上望去,爹、娘站在城外那棵高大的白杨树下,旁边站着许多乡亲。木兰的心里一阵感慨:自从那年替父从军上了战场,已有十二年没有回家了。如今打了胜仗,又受了皇上的奖赏,此次与战友一道还乡,得多尽尽我这做女儿的孝心。心里想着,脚下的步伐又加快了许多。

等到了大家见面,母女相对之时,娘儿俩抱头痛哭。哭过之后,木兰问道:“娘,我姐姐与小弟可好?”

“好。你姐姐听说你回来,就赶忙打扮起来,这会儿在给你收拾房间呢。小弟忙着杀猪宰羊,为你洗尘。”说着大家又笑起来。

木兰这时回过身来,跪在地上对爹说:“爹,女儿一走十二年,没能在爹爹身边尽女儿的孝心,恕女儿不孝!”

“快起来,快起来,我的好女儿。”父亲扶起女儿,大家一起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不免与姐弟、家人们又是一阵亲热。最后,木兰回到自己的闺房中,脱下战袍,换上旧时的女儿装,来到梳妆台前,对着镜子仔细梳妆,左右端详。姐姐在一旁打趣道:“哟,还是那个漂亮、聪明的花木兰。”说得木兰脸上浮起一阵红晕。木兰心想:我替父从军,穿的都是男装,今天换上旧时的女儿装,准要叫同伴们大吃一惊。于是,木兰走出门外,招呼伙伴。伙伴们一看,先是一惊,后来听了木兰的陈述,都伸出拇指称赞木兰是个好女儿。

【简评】  改写不可与翻译等同,改写是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加入自己的想像敷衍成文,本文较好地理解了《木兰诗》中的一段情节,根据自己的想像改写,人物的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对木兰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可信。全文语言流畅、朴实。

参考答案

一、(一)1.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2.木兰不用尚书郎  送儿还故乡  3.雌兔眼迷离  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 1. (1)门户  (2)盛妆

3)通“着”,穿  (4)像云那样的鬓发  2. (1)父母听说从征的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到外城去迎接。  (2)同在军营里打仗许多年,竟不知道木兰还是女儿身。  3.A  详细叙述木兰回乡的情景,表现了木兰的纯朴与热爱和平生活,突出诗的主题。  4.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二、(一)1.因为祖国被占领,自己不能教法语而极度悲痛。  2.最后一课结束。德语要代替法语。  3.动作  语言  表情  无限热爱自己的祖国  法兰西万岁  4.一是表达了对祖国土地被占领的痛苦,二是坚信法兰西必胜。  5.因为“我”感到他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爱国志士。  (二)1.“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只有经历艰难险阻之后才能获得。这种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体现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的乐观主义的情怀。  2.民族生命的进程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我们民族的精神  增加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3.它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壮绝的景致,同时“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感到其中“壮美的趣味”的。  4.封建军阀混战,封建势力抬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华民族千疮百孔。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就是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5.需要。在二十一世纪建设小康社会中,也同样会遇到“崎岖险路”,仍需“雄健的精神”去战胜一切困难。  (三)1.(1)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  (2)表达了让故乡重获自由解放的决心。  2.不好。昔日在田垄间的欢笑早已不存在,取代的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已“死”了,因此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情绪。  3.开始用第三人称,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她”了,于是抛开读者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  4. (1)土地是  离开她层意:强调“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  (2)在故乡  忘记她  层意:回忆“我”在故乡成长的足迹。  (3)我必定  站立  层意:发誓要为故乡战斗到底。  5.表达了作者要用全部精力使美丽的故乡获得自由光复的决心。

三、参见“例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3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周周清试卷(第三单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二)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8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2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周周清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9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现代文复习ppt课件
部编新版人教版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综合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ppt课件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x课件(2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一单元生字词练习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