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课文练习 >>
《闺塾》基础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25



  塾·基础训练
 
一、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牡丹亭》——汤显祖——元代
《项链》——莫泊桑——法国
C.《西厢记》——王实甫——清代
《唐璜》——拜伦——英国
D.《聊斋志异》——蒲松龄—明代
《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二、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学史上历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即《诗经》中的“民歌”;“骚”指“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是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诗体,称“骚体”,又称“楚辞体。”
B.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里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C.郭沫若的《女神》是我国最早的新诗集之一,在诗的创作上开了一条新路。他热情地歌颂反抗精神,憧憬光明,诅咒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
D.明、清两代的戏曲得到迅速的发展,著名的作品有高则诚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作鸠声,学鸠声诨介
2.论六经《诗经》最
3.有,宜室宜家。
4.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
四、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A[绕地游]素妆才罢,款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贴)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叫鹦哥唤茶。
B[掉角儿]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指证,姜嫄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旦)这经文偌多!(末)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
C[前腔]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
1.简要概括这三支曲子的大意。
答: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绕地游]一曲中女主人公“款步书堂下”却是为何,请结合课文开头书房气息、房外季节及春香话语加以分析。
答:________
3.春香为什么诅咒“昔氏贤文,把人禁杀”。请结合课文情节说说春香为何要“闹”学堂。
答:________
4[掉角儿]一曲中“末”说诗三百只两个字“无邪”,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________
5.试简要分析这三支曲子中渗透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参考答案
 
一、A  二、A
三、1.末:扮演老塾师/贴:指贴旦/诨:开玩笑/介:戏曲中动作设计
2.葩:华美  3.风:指风俗/化:指教化
4.差:打扰
四、(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闺塾》教案6
《闺塾》教学反思
怎一个“闹”字了得!——《闺塾》教学设计
《闺塾》教案5
《闺塾》ppt课件7
《闺塾》给高中生掘下了“道德陷阱”
《闺塾》教学设计4
《闺塾》mp3解经音频片段
《闺塾》译文
《闺塾》能力训练
《闺塾》ppt课件6
《闺塾》ppt课件5
《闺塾》ppt课件4
《闺塾》达标练习
《闺塾》练习
《闺塾》教学参考
《闺塾》说课稿
《闺塾》能力检测练习
《闺塾》教学实录片段
《闺塾》不宜作高中语文课文
《闺塾》课堂实录
《闺塾》教案3
《闺塾》教案2
《闺塾》教案1
《闺塾》ppt课件3
《闺塾》ppt课件2
《闺塾》ppt课件1
《闺塾》flash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