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能力测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29


3单元·能力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___________,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九月九日都督大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③,汎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⑤,乃矍⑥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⑦,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⑧,援笔成篇,不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注释】①宿:事先。②夸客:向宾客夸耀(女婿的才能)。③勃:指王勃。④汎(fàn)然:轻松、愉快之意。⑤语益奇:(勃文)语益奇。⑥矍(jué):惊惶貌。⑦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  ⑧寤:睡醒。

1.诵读文言文,要注意句中的停顿。用“/”画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

引 被 覆 面 卧

2.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

1)宴:_______。(2)遣:________。(3)易: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加的“寤”的意思与学过的《狼》一文中________”(填一词)的意思相反。

4.选出对画线句子“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的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

   

A.因此拿出纸和笔来请遍所有的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敢当真的。

B.于是,拿出纸和笔逐一请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敢承当的。

C.于是,出示纸和笔邀请所有的客人,(客人)没有一个敢来的。

D.因为出示了纸和笔遍请客人来吃饭,(客人)没有一个敢答应的。

5.都督开始为什么对王勃的欣然接受不高兴?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态度?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管涌”就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

土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堤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的情形就更是屡见不鲜了。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

①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②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③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④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⑤土白蚁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的副巢多达百余个,巢穴之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⑥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⑦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堤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

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千里之堤,固若金汤”的远景必将成为现实。

1.下面是对第2段部分内容的概括,选择与其相应的句子,将它(它们)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写土白蚁的社会分工。(   

写土白蚁的群体生活。(   

写土白蚁对堤坝破坏严重的直接原因和由此产生的后果。(   

2.第1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第2段第⑤句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选择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由整体到部分             B.由主要到次要

C.由概括到具体             D.由结果到原因

4.从文中找出能恰当、准确表达下列语意的词语,分别写在横线上。

土白蚁的行踪怪异,出乎寻常,且不为人知。

所用词语:(行踪)__________。

堤坝内蚁巢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所用词语:__________。

5.文中加粗词语“对人类而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飓风,这个名字是根据古代印地安人的雷神来命名的,意思是“风暴之神”。飓风大多发生在西经25度以西,北纬8度到30度之间的大西洋。最早_______时,只是热带海洋上空的一股低压带,暖空气向那里汇流聚集,不断上升,巨大的气柱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冷凝成云和雨,从而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这股气流上升得更快。科学家估计,飓风从海洋中和空气中所卷走的水达25万吨。这些水在一天里的由冷凝而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130亿吨级核弹爆炸的能量。当受热的空气上升越来越快时,新的空气不断聚集在风暴中心,就这样,飓风变成速度更猛烈的风。

飓风吹到海岸时,隆隆雷声响成一片,狂风卷起滔天巨浪,猛烈扑过来,冲走了房屋、船只、树木,也卷去了仓皇逃生的人。洪水泛滥,陆地尽成泽国。无怪印第安人要称它“魔鬼”和“恶神”了。1980年9月,飓风袭击巴巴多斯岛时,这个岛上的城市、乡村被夷为平地,石堡被破坏,重炮被刮到几十米以外。在圣卢西亚岛停泊的大船被掀落到一所市立医院里,40多艘舰船葬身海底,连同大洋上被击毁的船只,总计在400艘以上。1969年命名为“卡来拉”的飓风,是美国最猛烈的暴风,造成256人死亡,财产损失达15亿美元。

飓风等热带风暴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害。但是,气象卫星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热带风暴,日本、印度、东南亚和美洲东南部,总降水量就将减少四分之一。一般在全速前进中的热带风暴,一天之内可能放出相当于400颗2000万吨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可见它左右着地球上的热平衡。如果没有热带风暴将热带地区的热量驱散,热带将变得更热;同时,两极地区会变得更加寒冷,而温带地区因雨量减少,郁郁葱葱的景色将改观。

1.第一段画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A.产生B.形成C.孕育D.酝酿

2.对第一段中加粗的词语,按要求做出回答。

1)“风暴之神”加上引号表示

    

A.直接引用B.突出强调C.比喻说明D.特殊含义

2)“这些水”是指__________。

3.第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画线句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

5.归纳第三段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

6.给本文拟个题目,最恰当的是: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渴望有一双能透视黑夜的眼睛。微光夜视仪的出现,使人类的这一渴望成为现实。充分利用夜晚微弱的光线,使我们能像白天一样地观察,这是微光技术的突出特点。

②在现代战争的新闻报道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幅幅黄绿色的反映夜间战场状况的影像,这些精彩的报道就得益于微光技术。事实上,不仅在新闻领域,而且在军事、海洋勘探、水下救援、天文观察、公安监控、野生动物研究等领域,微光技术也大显身手。机场、车站的行李检查设备,银行、医院和家庭等地方所有的昼夜保安、监视或监护系统中,也常常使用微光专业产品;大家所熟悉的电视类型的医用X射线透视检查系统,也应用了微光技术。

③在夜暗环境中存在着少量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统统称为夜天光。因为它们和太阳光比起来十分微弱,所以又叫做夜微光。人眼视网膜的感光灵敏度不高,在微光条件下不能充分“曝光”。这是造成人们在夜暗环境中不能正常观察的一个原因。那么微光夜视技术是如何达到“化夜为昼”的呢?

夜视技术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微光夜视器材依靠夜天的微光照明,首先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这就是一切夜视器材实现夜间观察的共同途径。

⑤在微光夜视器材中,图像增强器是核心器件,利用图像增强器将夜空中微弱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增强几百倍甚至数万倍,达到使人眼能够进行远距离观察的程度。黄绿光是人眼最敏感的波长。因此,这种颜色的荧光屏常常被应用到增像器上,这也是新闻报道中黄绿色图像的来由。

⑥微光技术大大拓展了我们人类的视觉领域。它能弥补人眼在空间、时间、能量和光谱方面分辨能力的不足,而且能以人眼的自然观察习惯来显示图像,适合部队夜间行动和作战。所以它一出现便引起各国军界的关注,成为夜视技术领域发展的重点。

⑦引领人们冲破黑暗的微光技术,在被预言为“光电世纪”的21世纪里,还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选自2002年第6期《百科知识》)

1.修改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光夜视器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微光技术出现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  ______的害处

要求  1.在题中的横线上填一词语,表示某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2.字数600字以上。

3.字体清楚,卷面整洁。

【例文】

随地吐痰的害处

王静娴

最近,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幅漫画。画面是:一个人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便扬长而去;接着,又来了一个人,当他从那块痰迹旁边路过的时候,那块痰便神奇般地化为泡沫全部钻到了这个人的嘴里。最后致使他住进了医院。画的题目是:谁是凶手?

也许这幅画有点夸张,但是我们应当承认,随地吐痰确实是十分不文明、既害己又害人的行为。现在舆论正在大力宣传吸烟的害处,发动群众戒烟。我也趁这个时候,来写一篇“吸烟的危害”的姐妹篇——“随地吐痰的危害”。我希望能通过我这篇文章,给那些经常随地吐痰的人一些教育,并希望他们能尽快改掉随地吐痰的坏习惯。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体内都有或多或少的细菌,这些细菌遍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当然,我们的气管和支气管也会存有一定数量的细菌,而痰正是由我们的气管或支气管分泌出来的黏液。试想,当你把一口痰吐到地面上时,这里包含着多少细菌!当大气把它蒸发掉时,痰看上去已经干了,其实,藏在痰里的细菌并没有死去,而是随着灰尘飞扬在空中,如果被人吸入口中,进入肺里,就很有可能得病。如果吐痰的人本身患有传染病,痰里的病菌被健康的人吸进了,同样也会被传染上这种疾病,给别人增加痛苦。例如,在解放前被说成“不治之症”的肺结核病,就是这样传染的。

最近一年中,我们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有关不要随地吐痰的标语或漫画,来告诫我们要讲究卫生,不要做那些既害己又害人的事情。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呢?首先,要认识到随地吐痰是传播病菌的重要渠道,同时,还要认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在商店、剧场等公共场所要备有痰盂,谁要想吐痰,就一定要吐到痰盂里,盖好盖。外出,一定要带上几张纸或手绢,为的是如果自己想吐痰,而附近又没有痰盂,就要吐到纸或手绢上面,最后扔到垃圾箱内。还要派人做专门的宣传工作,并制订一些措施,比如罚款,让随地吐痰者把痰擦净等等。这些我们已经在施行中。我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和措施,我国的卫生状况会有所改变,肺结核等一些较严重的传染病也会相对减少。

如果把吸烟比喻成慢性自杀,那么随地吐痰就是使我们慢性服毒,禁止吐痰与禁止吸烟是同等重要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了戒烟日,我也希望有关部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不准随地吐痰的日子,定某一天为“无痰日”。

现在,世界上很多文明国家都已完全消灭了痰迹,人的文明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我相信别人能办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办到。

【简评】文章层层深入地说明了随地吐痰的危害。文章由一幅漫画所想到的出发,说明了细菌通过痰传染的途径——吐在地面上包含细菌的痰被蒸发掉,细菌随灰尘被吸入人的口中,进入肺里;接着来说明避免这种事情的方法——人们观念上的重视,政府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各段之间层层深入,紧密相连,毫无割裂之感,这样的写作方法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参考答案

一、(一)1.蓬莱文章建安骨 2.绝胜烟柳满皇都 3.晓镜但愁云鬓改

(二)1.引被/覆面/卧 2.(1)宴请(2)派遣(指派等)(3)改变(变换等)3.寐4.B 5.都督想让女婿在众宾客面前“露一手”,而王勃年少气盛,不知谦让,都督因而生气。没想到后来王勃文章越写越新奇,都督也就心悦诚服地改变了态度。

二、(一)1.④;③;⑥⑦2.举例子 列数字3.D 4.诡秘 星罗棋布5.不能去掉。“对人类而言”限制了土白蚁危害的对象、范围;如果去掉,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1.C 2.(1)B (2)指飓风从海洋和空气中卷走的水3.列数字、作比较。4.举例子。5.热带风暴既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又给人类带来有利的一面。6.风暴之神

(三)1.黄绿光是人眼最敏感的光。(或:黄绿光的波长是人眼最敏感的波长。)2.微光技术3.逻辑顺序4.举例子 下定义5.首先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视的光信号。6.微光技术大大拓宽了我们人类的视觉领域。

三、参见“例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一单元)
浙江嵊州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开卷测试题
海阳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过关升级检测题(5份)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猴场中学2013-2014学年度人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限时训练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检测试卷
金虹学校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检测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字词文常小测
呼图壁县二中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南钢学校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讲评稿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基础过关试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基础过关试卷
夏邑县群星学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训练
金溪县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练习题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题精选
孟庄中学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周周清(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山东省郓城县人民中学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小测语文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复习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复习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次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201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六单元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