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鞭贾》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12


《鞭贾》 
  
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本文借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技巧和生动传神的语言。  

4、了解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现世的忧愤之情,增强时代的责任感。 
  

学习要点: 

一、解题: 

教学设计>文章以“鞭贾”为题,其实只是教学设计>文章主旨的一个引子,即用卖鞭人的话来影射当时的官员,体现出了作者高度的智慧和高超的行文技巧。 

二、了解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他21岁考取进士,在政治上有理想,有抱负,参加了主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47岁死于柳州。在文学上他与韩愈一道倡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有卓越贡献。 

三、分析背景:  

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如此之势,引起了社会上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  

四、诵读全文 

市之鬻鞭者鬻:读音yù,卖,人问之,其贾宜五十贾:读音gǔ,价,必四五万。复之以五十复:回复,这里指还价,则伏而笑付:弯腰;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适:到,出五万,持以夸余:向我夸耀。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拳蹙:卷曲,收缩。遂:顺遂,舒展;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蹇仄:蹇读音jiǎn。歪斜。植:直;其行水者行水:鞭子的缨,一去一来不相承:衔接和谐流畅;其节朽墨而无文朽墨:朽败晦暗。文:纹理;掐之灭爪灭:读音mò,说明没有韧性,而不得其所穷:尽;举之,翲然若挥虚焉翲:飘。 

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云者……”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爚汤:爚读音yuè,火光,这里作动词,烧。汤:热水。濯:读音zhuó,洗,则遬然枯遬:读音sù,收缩,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栀:读音zhī,栀子树的果实可以做黄色染料,泽者蜡也。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坡下。马相踶:踢,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 

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当其有事,驱之于陈力之列以御乎物陈力:出力。御:治理,夫以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五、翻译全文 

标题:鞭子商人 

市场上有个卖鞭子的人,别人问价,他的鞭子只值五十,他必定说四五万。还价五十,就假装笑弯了腰;还五百,就假装有点恼火;还五千,就假装大怒;必须要以五万的价钱才行。 

有个富家子,到市场买鞭子,出五万买了他的鞭子,拿着来向我夸耀。看那鞭子的顶端,卷曲不舒展;看那手握的地方,歪斜不直;鞭子的缨,前后衔接不和谐流畅;它的节朽败还没有纹理;用指甲掐感觉指甲陷进去而没有尽头,缺乏韧性的反作用力;举起它,飘飘然如同无物。我说:“你怎么买这样的鞭子却不可惜那五万啊?”回答说:“我喜欢它的黄色和有光泽,并且卖的人说……” 

我便叫童仆烧热水来洗那鞭子,马上就收缩并枯萎,苍然发白。原来的黄色是染的,光泽是上了蜡。富人不高兴,但是还用它用了三年,后来有一天从东郊出城,在长乐坡下与人争道。马互相踢,于是拼命甩鞭子,鞭子折断成五六节。马互相踢打不停,掉落在地上,鞭子损毁了。看那鞭子里面是空空如也,它的质地如粪土,无所依赖所以落地即毁。 

当今那些伪装自己的外貌、粉饰自己的言论,以求在朝廷推销自己的人,适合官员的能耐就还好,一旦错给了职位超过其能耐就开心,只是适合他们的能耐的官职他们就反而会恼怒地说:“我为什么不能是公卿?”这样而官到公卿的还真多啊。处在没事的时候,即便过个三年也不会有什么损害。一旦有事,派他们成为出力的一员去治理事物时,就用那如同以空空如也的能耐,粪土一样的质地,而责成他们实现大力甩鞭的效用,还有不在用的时候被折断而以致于坠地、损毁的忧患吗?感:是力所能及的官多呢,还是力有不逮的官多呢?从处理事物的能力的要求来说,老百姓有句话:越大的官越容易当。 

  

六、理清结构:  

教学设计>文章篇幅短小,只有两个自然段,符合一般小品文的格式:第一自然段,叙述故事情节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二自然段,由前文引入作者的写作目的,借以讽刺当世的官员。关系如图所示:  

鞭贾之言————抨击时世  

引子————目的  


七、分析主旨:  

本文通过对买鞭人和卖鞭人的话语,引入作者对时下官员的抨击,进行了巧妙的政治联想,紧紧抓住鞭的质地进行描绘,并与朝中官员的个人能力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强烈的隐喻关系。可以说是对当时官场中个别官员的一种激烈抨击。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使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注)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 

1.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觉,痛咎谢       咎:归罪、责怪 

B. 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屑:碎末 

C.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     委:丢下 

D. 简孝秀德行升堂上      简:选拔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B. 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C. 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D. 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 

  

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 ) 

  ①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 

  ⑥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A. ①④⑥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 

  B. 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 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 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5. 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2)使捕迹,得之城家。 

  




【试题答案】 

1. 解析:屑:名词活用作动词,磨成碎末。 

  答案:B 

2. 解析:C. 古代汉语意为拘谨貌,现代汉语意为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古今意义不同;A. 所得所失,利弊。古今意义相同;B.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古今意义相同;D. 介意,用于否定词后。古今意义相同。 

  答案:C 

 3. 解析:排除①④,①表现宽厚,④表现教化及成效。 

  答案:D 

4. 解析:“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错,应是其他谏官都只是就繁杂琐屑的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 

  答案:C 

 5. (1)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 

  (2)刑使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鞭贾》作业练习
《鞭贾》导学案
《鞭贾》教案4
《鞭贾》ppt课件4
《鞭贾》练习题
《鞭贾》教学设计3
《鞭贾》ppt课件3
《鞭贾》课堂训练ppt课件2
《鞭贾》教案2
《鞭贾》ppt课件1
《鞭贾》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