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8-04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


                                主讲:刘咏梅


教学目的:通过精讲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段《游园》,了解汤显祖反对程朱理学,宣扬个性解放的思想。

教学重点:杜丽娘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深入理解这段唱腔的内在含义。

2、《牡丹亭》的悲剧意蕴及其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建议: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同一时代的两个中西方戏剧代表人物作一横向比较,简要分析二者在创作艺术风格上的不同。

教学时数:一大节。



一、 正反两方的矛盾冲突:

提问:

1、 正方阵营是哪几个人物?丫环春香在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性格如何?

2、 反方阵营是哪几个人物?各自代表哪些阶级?各有些什么言论?


二、 《牡丹亭》的悲剧意蕴及其文化意义:

提问:

 1、《牡丹亭》是悲剧吗?杜丽娘的悲剧意蕴何在?

 2、《牡丹亭》诞生于16世纪末,对于今天的中国有何特殊的文化意义?

明确:

1、 以情反理,反对程朱理学,提倡情感价值。

2、 以梦反理,反对禁欲主义,崇尚人性解放。

3、 以柳反理,反对封建道德,鼓舞青春理想。



小结:

《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

一体的复合戏。

   “其款置数人,笑者真笑,笑即有声;啼者真啼,啼则有泪;叹者真叹,叹则有气。”   ――――王思任


《牡丹亭》的悲剧意味也着实令人伤感:

原来做官是要以六亲不认、牺牲情感作为起码代价的!


三、 《牡丹亭》与《哈姆莱特》之比较:

1、 作者生平  汤显祖――――莎士比亚

(1550—1616)  (1564—1616)

2、 时代背景  中国明朝———英国文艺复兴

3、 人物性格  杜丽娘――――哈姆莱特

    不同点:杜  敢说敢做,敢爱敢恨

           (重于行动)

    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哈  苦闷矛盾,犹豫不决

           (重于思考)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新教材高一必修下册《牡丹亭·游园》教案4
《牡丹亭·游园》教案3
《牡丹亭·游园》教学设计3
汤显祖《牡丹亭》pptx课件(28页)
汤显祖《牡丹亭》ppt课件(26页)
《汤显祖与《牡丹亭》》ppt课件3
《汤显祖与《牡丹亭》》ppt课件2
《汤显祖与《牡丹亭》》ppt课件1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1
《牡丹亭·游园》教案2
汤显祖《牡丹亭》ppt课件1
汤显祖《牡丹亭》赏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