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我心归去》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07


——《我心归去》教学案例及分析 
宿城区埠子高级中学    姚茂栋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思乡的诗文,加以朗读,交流心得体会。并熟读《我心归去》文本内容。 
一、粗读文本,理清思路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脉络是如何展开的? 
生:文章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4)写作者在法国纳赛尔访问的情形和感慨。 
(5——9)写作者的思乡 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 
师:作者想念故乡,具体想念故乡什么呢? 
生:小径,月夜,草坂,小羊,犁头。 
师: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有大家不熟悉的。我们闭上眼可以想象一下:故乡的小径 正走来了我亲近的人,月夜下忘了回家的小羊是否找到了回家的路。同学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想一想,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即使你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父母,若让你置身于韩少功的境地,你最想家里什么? 
生:  闹钟的滴答,油烟机的声音,爸爸的摩托车的声音,妈妈的敲门声音,运河里的汽笛声音,奶奶的叮嘱…… 
师:同学们想象非常丰富,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想象的东西越具体,想家的感觉就越强烈。那么,同学们还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说说思乡的作品吗? 
生1:《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他不停 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呼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 
生2:《九月九的酒》“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的关键词什么?文本的主旨是什么? 
生:想家,思念故乡。 
师:对。还有《采薇》中的主人公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乡愁并不仅仅萦绕在出征在外战士心中,它久久萦绕在每个游子的心底,凝结成了一个永恒思乡情结,从远古吟唱到现在,激起了远在法国的韩少功心底对祖国的深切呼唤——我心归去。 
评析:粗读,就是浏览,就是对文章做鸟瞰式感知,用较短的时间通读一遍,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或观点、材料。 这是学生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教师鼓励学生获取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二、泛读文本,综观全局 
师: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能否用自己的话分述一下课文的两个部分内容? 
生1:第一部分作者描写了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后的情形:“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一个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自己熟悉的人群,离开自己的文化,特别是离开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你周围的一切都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样的日子真的“能让人发疯”。所以,当有人劝作者留在法国时,他一口回绝了。 
生2:第二部分写的是在异国 他乡,与孤独相伴的是思乡。文章很自然地用“很想念家里”来过渡,故乡有亲人,有自己的历史,有那一方热土。作者说,即使异国的景区再美,故乡再穷,但乡思仍然会随时产生,因为“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自己在这里成长、奋斗、耕耘,这里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生3:同样道理,人不会对故乡真正失望的,劳动与奉献会使故乡繁荣富强。为什么说故乡不等于出生地?因为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也就是说,对故乡你可以失望得滴血,但“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生长出丰收,生长出你对故乡的歌 。 
评析:泛读是粗读的延续,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总体把握,综观全局,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学生能够读出作者所创设的情境,在理解的基础上的体味作者情感,与作者进行对话。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作出反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技能和策略进行实践,找到阅读的敏感点和兴奋点。 
三、精读文本,质疑问难 
师: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文句加以朗读。 
生1: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 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生2: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流浪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生3:你对吊灯做第六或六十次研究。 
师:你们认为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来考虑。 
生1:对故乡的失望可能含有更加美好的希望。这里浸润着作者的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作者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把哲理蕴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来表达。“金麦穗”比喻经济建设,“赶车谣”比喻文化发展。 
生2:第二句是通过特定的场景来表达。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生3: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热让人倍感无聊,何况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这就为下文思乡之情作铺垫。 
评析:精读,换一种说法,就是细读,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精读是阅读的关键步骤,必须逐段理解内容,理清线索,把握主题,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摘要,抄卡片,写笔记,求得切实具体地解决问题。这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学贵有疑”,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学生质疑问难,教师给予解答,或寻求解决途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四、诵读文本,体悟情感  
师:你感觉本文哪个段落写得好,找出来朗诵。 
生1:我觉得第五段写得好,因为本段充满作者对亲人的思念,“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真切,充满温情。  
师:你用什么语调朗读?  
生1:深情的语调。 
师:请你朗读一下,把自己置身于异国他乡的境地。 
(学生朗读)  
师:读得很有情感,但是有些字音应重读,还不够饱满,声音还应再柔和一些。 
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感受吗? 
生2:我觉得第六段写得好,作者描摹了一种月夜乡村生活的情调。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那种情调是任何地方也无法比拟的。 
师:友情提示一下,要注意前后对比。前一部分写异国的繁华,后一部分写祖国乡村的平和。 
(学生朗读) 
师:读得很好,有悠闲的情调,这是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才能有的。 
好,还有其他同学朗读吗? 
生:我觉得第八节写得好。什么是故乡?作者并没有下定义,而是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富有个性的理解,使感情与哲理的融合。作者那种失望, 蕴含着殷切的期望。 
 (学生朗读) 
师:几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我再提一点要求,大家要达到背诵的程度,不必照搬原文。下节课我们举行朗诵比赛。 

评析:朗读是有指向性的,通过朗读来着重理解和感悟词语的意思,在理解基础上朗读来加深度对词句所蕴含的情感的理解。以读悟语言和以读悟情感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世界很少是自己的生活所得,多数是从书本中得来的,而积累知识,蓄积情感就是以朗读、背诵为基础的。但是强调记忆,不一定都是一字不差的背诵,可以作尝试性回忆,再与文章对照反复记忆,力求记得准确、迅速,也可以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默写提纲,记住要点。 

总评: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为本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读代讲,以读代讲又特别地强调以要读出感情。本课教学,摆脱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和串讲的现象,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占据课堂的主流地位。“理清思路”,“综观全局”,“质疑问难”,“体味情感” 这四个教学环节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的阅读创意等阅读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遵循学生递进式的认知规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阅读。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心归去》ppt课件(32页)
《长安夜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心归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我心归去》练习题
《我心归去》mp3音频朗读
《我心归去》说课稿2
《我心归去》ppt课件(17页)2
《我心归去》复习ppt课件(9页)
《我心归去》听课有感
《我心归去》教学反思2
《我心归去》ppt课件(17页)
《我心归去》ppt课件(14页)
《我心归去》ppt课件(19页)
《我心归去》ppt课件(12页)
《我心归去》导学案
《我心归去》教学案
《我心归去》说课稿
《我心归去》ppt课件7
《我心归去》教案9
《我心归去》ppt课件6
《我心归去》ppt课件5
《想北平》《我心归去》同步练习
《我心归去》教学反思
《我心归去》练习
《我心归去》阅读练习
韩少功《我心归去》课文阅读
《我心归去》教学设计8
《我心归去》教案7
《我心归去》教案6
《我心归去》教学设计5
《我心归去》参考资料
《我心归去》ppt课件4
苏教版《我心归去》ppt课件3
《我心归去》教案4
《我心归去》课堂教学实录
《我心归去》教案3
苏教版《我心归去》教案2
《我心归去》ppt课件2
《我心归去》教案1
《我心归去》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