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与诸子登岘山》教案1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7-10-09


与诸子登岘山

教学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重点: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是一首吊古伤今诗,鉴赏时应重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方法:讨论与归纳
教学过程:
一、生平简介
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世称孟襄阳。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浩然一生有壮志,然终不被用,虽名重当时,却以隐居终老。在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孟浩然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在他的一些诗歌中,我们或多或少地能在怡人的田园风光里感受到他内心的不堪。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抱负,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现有《孟浩然集》。
二、自由朗读、背诵
三、诗句解释:
1、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2、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由于山上有历史印迹,才来登山)
3、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是不是一定能看到呢?这是登山所见所想-虚幻的景色,烘托深秋岘山萧条、悲凉、邈远的秋景。)
4、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为何作者会流泪?)
四、问题探讨:
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
    明确: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
2、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明确: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3、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
    明确:怀古伤今(吊古伤今)
4、今读其诗,你会有何感想?
提示:感想应从诗人的感想中来。
五、古人评价:
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清•沈德潜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与诸子登岘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题)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与诸子登岘山》练习题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词鉴赏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和译文
《与诸子登岘山》mp3音频朗诵
《与诸子登岘山》mp3音频朗读
《与诸子登岘山》教案3
《与诸子登岘山》学案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2
《与诸子登岘山》教案2
《与诸子登岘山》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