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说品味》参考资料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1-02


《说品味》备课资料

董桥在散文《说品味》中写道:所谓“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他深谙此趣。

其中“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一句出自《幽梦影》。《幽梦影》,清代张潮著,共219条人生的领悟和自然的静赏,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如梦一般的迷离,如影一般的朦胧,享受那种艺术家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 。此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影响极大,感人至深!

 

   [原文]

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  [原评]

  江含徵曰:若索债人于窗外纸上画,吾且望之却走矣。

 [述论]

  窗内的人在窗户纸上写字,站在窗外的人所看到的,只是反字;况且与那窗内的人终于隔着一层,自然会引起不少的联想,从而增加了审美的情趣,也便会有无穷的美感了。

  自然,这观字的人一定要心中悠闲,无所事事才能行;若是见了那追索债务的人,正在那窗外的纸上写字,自己哪里会有什么心思去欣赏什么艺术与审美了,真得就要抱头鼠窜了。

  张潮此论,意在阐明古人“反观自照”的道理。人的眼睛是朝前看的,脑后是没有眼睛的。因此,人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也只是那些眼前利益,无法看到身后的事,更不能看到自己本身了。于是,古人便发明了水监、铜镜和玻璃镜,用来反观自照。

  镜子本身再光洁平滑,却也自有它的局限性,也只能照见那些有形体的事物,是照不见人的内在思想和事物的过程的。于是,便有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正得失的说法。

  也就是说,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或是站在那事物之外,既能够从正面观,又可以从反面看。如此以来,对待事物才能得到一个全面而整体的把握和领悟。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就是说,我们人类永远认识不了自己,就因为我们站在了自身的立场上。也像我们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庐山中一样。等到我们站在了庐山之外,从横看侧看,正看反看,角度全面了,看到的庐山也就会是真正的面目了。

  《老子》说过:“反者,道之动。”宇宙运行的规律,就是反向的,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

或者说,我们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或者方向,是与宇宙自然的规律大相违背的。这种违背的结果,就好象那挡车的螳臂一样,便是人类的自食恶果。

  所以,人必须学会从反面看问题。人从一生下来,就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若能够从死亡的角度来反观人生,自然会有极妙的感受的或者觉悟的。

(资料来源:赵晓鹏、李安纲述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笔记整理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点
写作《学写故事》知识点
《活板》知识点梳理
《反对党八股》复习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计划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
《桃花源记》知识点汇总
《回延安》知识点及课后题探究
《紫藤萝瀑布》的想象手法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点总结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
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知识点梳理
《子衿》知识点
《驿路梨花》主要内容
《驿路梨花》预习知识点
《伟大的悲剧》墓志铭(6篇)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文言知识梳理
《北冥有鱼》知识点
《劝学》知识点归纳
《屈原》知识点总结
《诫子书》复习资料
《壶口瀑布》介绍
《登勃朗峰》预习知识点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及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总结
《驿路梨花》知识点总结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预习知识点
《说品味》阅读练习
董桥《说品味》原文阅读
粤教版选修《说品味》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