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1课时 |
|
教学目标: |
1、 通过品味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
2、 感受维吾尔人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3、 理解用小标题的形式行文的特点及其作用。 |
|
教学重点: |
通过字里行间所展示的地域和民族的风情,感受维吾尔人的艰苦生活和乐观性格。 |
|
教学内容 |
教师的教学活动 |
学生的学习活动 |
策略说明 |
|
一、导入
维吾尔知多少 |
根据事先的分组,让资料收集组作准备,进行成果展示。 |
收集资料组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向其他组的成员介绍和田的维吾尔。 |
联系课文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
二、小组内交流
自读笔记 |
教师指导学生有序合作交流,并指导学生交流的方向。 |
1、 整体把握课文。
2、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内选择一个小标题进行交流。
3、 根据合作交流的情况,每个小组的成员可将小组的成果进行汇报,感受维吾尔的风俗民情,由小组长总结。其他小组适当点评。 |
本文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平时所掌握的技能去学习,一方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
三、写作特点 |
用小标题的形式行文是本文一大特点,组织学生对这种形式展开讨论。 |
1、 结合课文谈这种形式有什么好处。回忆所学课文还有没有类似特点的。
2、 表达:假设让你以小标题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个特色,你打算怎样写?(比如朱家角、上海的特点) |
对这个知识点回顾总结并学会运用。 |
|
四、总结 |
本文向我们展示了维吾尔乡村淳朴的民风,赞颂了维吾尔人热爱沙漠、爱美好客、豁达乐观的精神品质,揭示了一条哲理:对于豁达乐观的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
学生试着根据课文和老师一起总结。 |
引导学生将零散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
|
五、作业: |
1、 点评三处你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
2、 选择你所喜欢的一个地方,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向大家介绍。(400字左右) |
|
将学生的读与写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