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爱因斯坦》教案5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06 |
《少年爱因斯坦》
一、爱因斯坦简介:
爱因斯坦(1879—1955),著名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33年因受纳粹政治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因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人之一,他创立的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具有“改变世界”的重大意义。
二、课前热身:
1、生字:
pì miǎn tiǎn è juān qiè
孤 僻 腼 腆 遏 止 涓 涓细流 胆 怯
2、形近字:
(yí)怡然自得、(tái)抬头、(dài)怠慢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大意。
提示:全文有33个自然段,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4):简介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智力令人担忧。
第二部分(5—33):叙述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
2、全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了少年爱因斯坦哪些学习经历?
提示:按时间顺序叙述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①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②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③五岁时,上学独自思考;④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⑤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⑥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⑦十二岁时,独立证明数学定理。
3、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反映了他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提示: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
4、文中多处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眼睛,找出文中描写少年爱因斯坦的眼睛的文字,并体会这对表现人物起什么作用?
四、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以时间为序,将爱因斯坦少年时成长的几个小故事串连成文,揭示了积极、自主地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有利的道理。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