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讽谏小议》教案1
作者:slzxlcj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6-10


作者EMAIL:slzxlcj@163.com

讽谏小议
【学习目标】 
    1.理清本文思路,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 
    2.归纳本文使用的论据。 
    3.学习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 
【导入】 
    萧春雷的随笔,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理性思辨。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讽谏为我们所熟悉。然而当我们用现代的价值观念审视时,它将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 
【作者】 
    萧春雷,男,福建泰宁人,1964年生。作家,曾用笔名司空小月、十步、围石等,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艺评。著有诗集《时光之砂》、随笔集《文化生灵》、《我们住在皮肤里》,以及文化随笔集《阳光下的雕花门楼》、《风水林》、《嫁给大海的女人》、《烟路历程》等。 
【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 
2.试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首先写了谏诤制度的由来;然后对“谏”进行解释,陈明谏的两面性;接下来论证谏诤可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要有明君;最后提出只有平等才有可能产生批评,分享真理。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据?有什么作用? 
答:事实和道理论据。很好的证明了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这一论点。 
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举例论证使得论证过程更形象生动甚至有趣,对比论证能够突出诤谏惹至杀身之祸的一面,道理论证是对事例很好的理论提升,为证明中心论点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同时也是文章充满哲思,流溢智慧。 
【小结】本文具有浓重的杂文色彩,举例讲理鞭辟入里,文中处处点缀着深刻的啫喱,读过之后,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 
讽谏具有先天的历史局限性。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凭借丰富的学养,旁征博引,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文章开篇说,权力的顶峰无限孤独,得到一个伟大的批评者很难,古代君王不得不引入诤谏制度,并援引了齐景公哭晏婴、唐太宗哭魏征二事以证之。 
第二段作者分析说,由于君臣关系的本质是统治与服从,这种不平等导致了诤谏制度的存在致命缺陷,不妨把谏看成刀斧手胁迫下的批评。在这段落中,又列举了比干挖心、史鱼尸谏、海瑞备棺等例子,指出犯言直谏的代价是普通人不可承受之重。 
第三段通过裴矩的转变,司马光的议论,指出讽谏是否存在单方面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态度。 
第四段谈论一个个案,即使历史上最伟大的谏者魏征向最开明的君主唐太宗进谏也不无风险,进一步论证了讽谏的偶然性与脆弱性。 
最后一段指出,尽管讽谏王朝重视求谏,但因制度缺陷,无法改变批评稀缺的现象。 
有意思的是文章最后几句话,作者突然放弃了从容不迫的逻辑说理,文气逆转直上,果断地过渡到正面立论:只有当社会实现了平等、自由、尊严这些现代政治价值,才存在真正的批评。因为引入了另一个更恢宏的的价值体系,文章得到了升华。作者没有对此展开论证,然而我们也许会注意到,其实文章出处都是关于这一观点的反证。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讽谏小议》教案3
《讽谏小议》ppt课件4
《讽谏小议》ppt课件3
《讽谏小议》ppt课件2
《讽谏小议》导学案
《讽谏小议》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讽谏小议》ppt课件1
《讽谏小议》作者肖春雷图片(2张)
《晏子使楚》《讽谏小议》教案1
北师大版《晏子使楚》《讽谏小议》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