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和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读音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
A.芦荻 洗涤 祖逖 嫡系部队 B.忧怀 悠然 犹存 无耻之尤
C.春帷 维持 潍河 惟妙惟肖 D.门扉 菲薄 诽谤 腓骨
2.下列各组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
A.淋淋 林林总总 粼粼 碧波粼粼
B.寂寞 默然置之 沙漠 莫测高深
C.跫音 蹩脚货 璧还 穷穷孑立
D.携手 含意隽永 回旋 头晕目炫
3.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
(2)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
( )
(3)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 )
4.填空。
(1)郊原______,房屋______,我有______的忧怀。
(2)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品味
阅读《错误》,完成5~7题。
5.诗节中连续用了4个否定词“不来”“不飞”“不响”“不揭”,是否显得乏味?你如何理解其中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统观全诗,诗人比喻用得巧妙,请从中摘出3处说说它们的本体、喻体及其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体: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
比喻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体: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
比喻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体: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
比喻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边的说法与《错误》诗意不符合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让人想像一个期待“归人”的沉默的容颜。
B.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归人”不到,心扉不开。
C.“速客”的马蹄声带来瞬间的激动,美丽然而却是误会。
D.诗中的“错误”也指那颗心的沉睡、封闭状态。
8.对《断章》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拓展与创新
下面是美国诗人狄金森的一首短诗,读后请回答9~12题。
篱笆那边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9.这首诗生动描绘了诗人在生活的一瞬间所萌发的天真无邪、快乐活泼的心理,如同一篇童话,把我们带回了童年的幸福时光,你一定也有过类似的往事吧。诗句虽只有短短九行,但并不贫乏、单调,而是几经曲折和变化。请发挥你的想像,用简洁的语言完整讲述“孩子”面对“草莓”时情绪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说说在你眼里,诗中的“篱笆”“草莓”分别象征什么?作者安排“上帝”这个角色有什么深刻寓意?如何理解“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人狄金森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生活圈子极其狭小。父亲死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世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她的诗歌创作被盛誉为“灵魂风景的画像”,即在诗中努力挖掘人们内心的隐秘情绪。再读此诗,你能感悟出它的几种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诗,语言简朴,意思好像十分浅近、透明,但又给人无穷的遐想。它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C项中均读wéi A项分别为dí dí tì dí B项分别为yōu yōu yóu yóu D项分别为fēi fěi fěi féi)
2.A(B.默—漠 C.穷—茕 D.炫—眩)
3.拟物 比拟 比喻
4.(1)如海 如舟 年轻的舵手 (2)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5.丝毫不嫌乏味,它的美学价值在于:诗歌标题为“错误”,诗中多用否定句式,十分自然地观照和回应了题目,使诗歌的主题——“不能聚”更加显豁;其次,诗的基调较低沉,加上“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更显出了冷落和凄凉。
6.(1)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容颜 莲花的开落 喻人年龄心境的变化 (2)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你的心 寂寞的城 强化心的冷落封闭 (3)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你的心 紧掩的窗扉 更 衬托了心的冷漠
7.D
8.A
9.看到草莓,萌发了要爬过篱笆的欲望——陡然间想到会“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产生了心理上的矛盾——犹豫迟疑——然而草莓的诱惑真是太大了——于是想到,上帝“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于是原谅了自己在那一瞬间淘气的冲动。
10.“草莓”是触发诗人回到童年感觉的具体事物,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篱笆”是守旧的象征;“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拾纯真,他也会按照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的,会去追求心中美好的东西的。
11.结合她的生平,我们可以作如下解读:“草莓”象征人世充满诱惑的外部世界;“篱笆”象征诗人心灵的内部世界与人世的外部世界之间的一个障碍物;“上帝”指想走向外部世界的矛盾情意(如被“弄脏”)或世人的认知和理解(如被“责骂”)。诗歌也许是诗人对世界人生的瞬间感悟:她感悟到那棵“草莓”就是一种诱惑,也许是美好的,或许是邪恶的,我们远远地看着它。人的欲望就是一道“篱笆”,隔着这道“篱笆”,总感受到那棵“草莓”是甜的。但“上帝”即理智总是约束人们,而人们总想寻找一个理由冲破欲望的“篱笆”,有的冲破了,有的始终站在“篱笆”的这边。(还可以有其他解读,言之成理即可)
12.本诗想像大胆、奇特;细节、情景富有色彩美;语言简洁活泼,比喻蕴涵深意。可就其中一个方面来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