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3-13


教学设想 
  很多人都领略过《百年孤独》中加西亚•马尔克斯异想天开,汪洋恣肆的放浪笔调,而这部短篇小说,则是“显示一个优秀作家内敛的功夫(余华语)”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文章传达情感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因此需设置多种朗读来品味理解本文蕴涵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体会文章传达情感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理解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理解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分析母亲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本文蕴涵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题旨 
  2理解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传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时间 
  2课时 
  组长签字 
  年月日 
课前准备: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一)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记者。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据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父亲是非婚生子,因不愿袭用其父本姓马丁内斯,而改用其母姓加西亚。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井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保守党与自由党互相残杀,全国大乱,马尔克斯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中篇小说《枯枝败叶》(1955)、《恶时辰》(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1955)、《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1932)和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1970)、《米格尔•利廷历险记》(1986)等。 
  魔幻现实主义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蒙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这种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拉丁美洲的评论家称它为“魔幻现实主义”。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花了18年时间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全书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的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该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多人都领略过《百年孤独》中加西亚•马尔克斯异想天开,汪洋恣肆的放浪笔调,而他的另一部作品则“显示一个优秀作家内敛的功夫(余华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礼拜二午睡时刻 
  二幻灯介绍加西亚•马尔克斯及《百年孤独》 
  三初读感知: 
  1学生浏览全文要求 
  n 标自然段序号 
  n 概括故事梗概 
  n 按“开端”“发展”“高潮”给课文分层 
  故事梗概:叙述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坐火车去拜祭误当“小偷”而被打死的儿子的故事。 
  n 1-14小说开端祭拜途中 
  n 15-58小说发展与神父交谈 
  n 59-70小说高潮准备去祭拜 
  2趁机解决是不是小偷。可引导学生看儿子被杀杀那段,“疲惫,有气无力”和说“我的妈呀”等说明可能没有偷。小偷偷东西一般是有准备的。另外可让学生找出母亲对儿子的评价并朗读。 
  四分析母亲与神父形象 
  1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母亲与神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要求联系原文加以分析。 
  2讨论交流 
  n 母亲:慈爱,自尊,坚强,面对苦难的生活,拥有一种宽厚无比的忍受能力与有力的抗争精神。 
  n 神父:善良,富有同情心,能理解源于贫困,而从这贫困里锻造出来的自尊的高贵。 
  3分角色朗读59-70,分析神甫的三次劝告,体会劝告背后蕴涵的人道主义精神 
  神甫 
  l “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背景:神父透过纱窗望了望万里无云的明朗的天空) 
  l “等一会儿走吧,”他说。(背景:在临街的大门打开之前,神父就觉察到有人把鼻子贴在纱门上往里瞧。那是一群孩子。大门敞开后,孩子们立刻一哄而散。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 
  l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背景:窗子外面净是人) 
  母亲 
  l 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 
  l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l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4悟主旨 
  文章通过一对母女去祭拜被当作小偷打死的亲人的经过,向我们展示出了母爱的执着以及神父的宽容,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中那固有的真爱。 
  5刻画母亲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l 细节描写(语言、神态) 
  如: 
  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母女俩沿着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 
  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 
  l 环境描写烘托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 
  2课外阅读《百年孤独》 
  板书设计: 
  n 母亲:慈爱,自尊,坚强,面对苦难的生活,拥有一种宽厚无比的忍受能力与有力的抗争精神。 
  n 神父:善良,富有同情心,能理解源于贫困,而从这贫困里锻造出来的自尊的高贵。 
  主旨:母爱的执着神父的宽容 
  教后反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礼拜二午睡时刻》同步练习
《礼拜二午睡时刻》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拜二午睡时刻》读后感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8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学反思
《礼拜二午睡时刻》ppt课件(20页)
《礼拜二午睡时刻》课堂实录
《礼拜二午睡时刻》学案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7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6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学设计5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学设计4
《礼拜二午睡时刻》ppt课件6
《礼拜二午睡时刻》ppt优质课件5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3
《礼拜二午睡时刻》教案1
《礼拜二午睡时刻》ppt课件4
《礼拜二午睡时刻》ppt课件3
《礼拜二午睡时刻》ppt课件2
《礼拜二午睡时刻》ppt课件1
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全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