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居里夫人传》习题精选
作者:w8257008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0-22


习题精选

  基础知识题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一项。

  1.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他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必然联系。其主要方面是(   )

  A.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B.有强烈的自信,相信对每一种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

  C.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固执、勤奋地工作。

  D.温和、沉静的性格。

  E.坚持纯粹研究观念,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F.追求安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2.“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一句中“梦幻”一词的本义是“梦境”,在句中的含义为(    )

  A.比喻美妙的理想的境界。

  B.比喻并非现实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C.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想法。

  D.指全身心都为一个科学构想所支配的生活。

  3.作者说“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项是(   )

  A.作者批评了那些在工作中获得很大报酬的人。

  B.“梦想家”是指那些一味空想而不去做的人。

  C.作者虽未批评通过工作获得很大经济利益的人,但更盛赞为理想和事业而忘我工作不计私利的人。

  D.作者缺乏现代市场观念。

  课内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湖北省武汉市中考题)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持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贵,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1.读第①段,回答:、

    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2.读②③段,回答:、

   (1)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2)“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3.读第⑤段,回答:

   (1)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2)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4.读第⑦段,回答:

   (1)“他便像一个小孩儿,边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2)“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句中“科学的这种魅力”指的是什么?

  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杰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几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1.ABC   2.AD   3.C

  课内语段阅读题

  1.(1)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2)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1)抓住“我”与蚕的相似点回答即可。如: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它们和我非常相似。(2)找准指代的内容即可。如:对真理的探索。

  3.抓住两类人的不同特点及作者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即可。如:(1)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天空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2)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4.(1)扣住这一比喻句的含义回答。如:痴迷。(2)扣住本段中作者对科学的理解回答。如:“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5.答案须从文章在找到依据。如:“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温和沉静”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错。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⑤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注:玛丽·居里,人们常称她为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先后两次获诺贝尔奖。) 
  1.读第①段回答如下问题: 
  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答: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读②③段回答如下问题: 
  ①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居里夫人》

13.读第⑤段回答如下问题: 
  ①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答:寻求现实的人: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第⑦段回答如下问题: 
  ①“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的这种强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理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何中“科学的这种能力”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来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答:_____ , 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②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①抓住“我”与蚕的相似点回答可得分,如: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它们和我非常相似。②找准指代的内容可得分,如:对真理的探索。 
  3、抓住两类人的不同特点及作者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可得分。如:①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我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②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4、①扣住这一比喻的含义回答。如:痴迷。②扣住本段中作者对科学的理解回答。如:“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艾夫·居里,法国人,居里夫妇的次女,从事音乐工作。这本传记是她在居里夫人去世3年后写成。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的罗列,还附有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记录。文字生动流畅,书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在法国一共印了50多版。这本中文版是根据第52版译成。该书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居里夫人(1867.11.7~1934.7.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人。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是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镭的发现不仅产生了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为医学做出重要贡献,而且由于镭的发射所产生的放射性揭露出来的事实,产生了一种推翻当时物理学上几种基本学说的新学科,这种新学科的产生,促发了当时哲学和物理学上的革命。这种新学科的产生也为现代的原子物理学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也称居里夫妇是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镭的发现,使居里夫妇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比埃尔·居里不幸去世后,居里夫人顽强工作,发现了镭、钋元素的化学性质,从而推进了化学研究,1911年,在居里去世5年后,居里夫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两次获诺贝尔奖的人。她一生为人类所做出的贡献卓越非凡。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居里夫人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一切荣誉、金钱、灾难都在她科学之光的照耀下荡然无存。艾夫·居里说自己的母亲:“她终生拒绝财富,对于荣誉,也漠然视之。她生性严于律己,而且不露锋芒,因此,她始终不可能采取任何一种沽名钓誉的态度,既不表示亲昵,也不假装和蔼,不肯故示端严,也不肯矫饰谦逊。她根本不懂得显声扬名。玛丽·居里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她的这一切,比她的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玛丽·居里一直到去世的时候,她那漫长艰苦灿烂的岁月,并没有使她更伟大或更渺小,也没有抬高或贬低了她。直到弥留,她依然温和,坚决,胆小而且好奇。一如她那默默无闻的早年时间。她对自己的惊人的命运几乎毫无觉察。”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腐蚀的人。”
    这部传记,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读完这部书,居里夫人面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令人钦佩,她的工作精神催人奋发,她的处事态度都可以荡涤灵魂。

内容梗概

    1867年11月7日,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出生于波兰一个教师家庭。在5个孩子中,她是最小的女儿。那是波兰遭到沙俄占领的时期。在学校,玛丽对于任何科目似乎都不觉得困难,每门功课永远是第一。但作为波兰籍的“俄国臣民”,小小年纪的玛丽便知道了什么叫屈辱和压抑。11岁时,母亲患肺病离开了人世。民族的和个人的苦难,改变了玛丽的信仰,她不再信上帝。
    中学毕业后,玛丽做了家庭教师。在这期间,她知道了生活的真正艰辛,也尝到失恋的苦涩。1991年,24岁的玛丽带着当教师赚下的一点钱,离开华沙到巴黎大学求学。
    求学的生活异常艰苦,玛丽住在一间小小的顶楼上,每天步行上学,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在冬天最寒冷的日子,玛丽夜里总是将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钻进被窝里然后在上面压条被子。她常常一个小萝卜就是一餐饭。由于患了贫血症,她常常晕倒。但是,3年的时间里,她以第一名的成绩先后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在读书期间,成绩优秀的玛丽获得了600卢布的亚历山大奖学金,几年后,她参加全国工业促进协会约她进行的一项技术研究。她将这笔收人中省出的600卢布交还给了亚历山大奖学金委员会。她觉得,这笔钱可以作为另外一个贫寒的青年女子的救生圈。
    毕业后的玛丽,获得了进研究室工作的机会。在这里,玛丽认识了比埃尔·居里,一个35岁的物理学家。受到失恋打击尝到失望和屈辱滋味抱定独身的玛丽和对谁都不予一顾将身心都献给科学研究的比埃尔·居里同时被对方所吸引。很快地他们结为夫妻。第二年,大女儿伊雷娜出生(这个女儿长大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
奖)。
    分娩后的居里夫人刚刚复元,就投入了工作。这时法国的亨利·柏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居里夫人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柏克勒尔的报告,并对铀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另外对已知的80种元素也一一进行了测试。之后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在简易的试验室里进行了4年的分析,1898年,他们终于发现了两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又辛苦地工作了4年,提炼了几十吨铀沥青矿的残渣。1902年,他们终于获得了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后来又获得了金属镭。为此巴黎大学授予居里夫人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这一对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全世界也有了新发现:他们发现了居里夫妇是“一对伟大的夫妇”。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和摄影记者都追随着他们。他们收到了许多函件;收藏亲笔签名的、赶时髦的、上流社会的、科学界的都赶来看他们。居里夫妇毫无怨言地忍受了贫寒、劳苦、甚至人们不公正的行为。现在,他们平生第一次显露出一种奇怪的神经不安。他们的荣誉越大,不安越甚。最后他们都采取了拒绝荣誉的态度。这一对夫妇胜利地渡过了这次“磨难”,而且团结一致,逃避尊荣。
    1906年4月19日,一个星期四,骤雨的日子,比埃尔·居里出门去参加理学院教授联合会的聚餐。过马路时,比埃尔·居里被马车撞倒,车轮从他头上辗过。就在这两位学者誉满全球的时候,居里夫人失去了她非凡的伴侣。居里夫人沉静地处理了丈夫的后事,星期日便又走进实验室。她拒绝了政府发给比埃尔·居里的遗孀和遗孤的国家抚恤金,继任了居里在巴黎大学的讲座,担任了居里实验室主任,并完全承担起供养居里父亲和自己两个女儿的责任。她把悲痛深深地藏在心里不使人看见,从来不在别人面前哭泣,不肯受人怜悯安慰,从来不对别人发出绝望的哭声,不告诉人在夜里折磨她的恶梦。
    1908年,居里夫人在索尔未被聘为“实验教授”,教放射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教这种科目的人。后来她又完成了一项有普遍重要性的工作:制备镭的第一个国际计量单位。这就是后来遍布五大洲的计量单位的标准。
    居里夫人成了世界公认的科学家后,还不断受到科学界顽固保守势力的冷遇和压抑。1911年,她接受朋友的劝说,参加了法国科学院院士的竞选,结果以一票之差落选。反对者所持理由是: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然而公正的人们敬仰她。就在同年12月,由于她发现了镭的化学性质和运用,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不久法国医学科学院选她为院士。
    一项伟大的发现,一种传遍世界的声望,两次诺贝尔奖金,使当时许多人钦羡居里夫人,因此也就有许多人仇视她。恶毒的诬蔑像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一样扑到她身上,妄图毁灭她。匿名信的烦扰、公开的暴力威胁一同扑向她,而且还有新闻记者的助阵。更有人责备这位专心工作的学者,说她破坏家庭。而实际上的居里夫人生活很严肃、很谨慎,而且特别可怜。居里夫人被逼得几乎要自杀或发疯。她患了重病。这都是荣誉给她带来的恶果,这是她憎恨声誉的理由之一。
    就在居里夫人命运中的调子最暗淡的时候,她的祖国要在华沙创立一个放射学实验室,请居里夫人来领导,把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学者迎回去,让她永远留在祖国。居里夫人是从不受怨恨驱遣的,在这样的时候,她急切地、真诚地考虑自己的责任所在。她没有离开巴黎,因为她渴望已久的实验室,终于决定创设了。这时候逃离巴黎,就是消灭一个伟大的梦想。
    巴黎大学为居里夫人建造的实验室终于完工,大门的石头上刻的是:镭研究院——居里楼。这个实验室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放射学的实验室,由玛丽·居里领导,一部分是研究生物学和放射疗法的实验室,由著名学者兼医生克娄德·瑞果教授领导,专研究癌瘤的治疗方法。这两个孪生的研究机构彼此合作,发展镭
学。
    1914年,一战的硝烟弥漫到法国.居里夫人立即关闭了实验室,在法国妇女联合会的支持下,创造了第一辆“X光汽车”。居里夫人4年的时间奔走在战场,挽救了大批受弹伤士兵的生命,而她自己的身体却受到X射线和镭的严重破坏。
    战争使许多人一无所有,50多岁的居里夫人这时差不多又成 了穷人。居里夫妇发现镭后,为了使镭尽快地服务于人民,立即公开了提取镭的方法,拒绝申请专利权,尽管那时他们的生活还很艰难。因为在他们看来,“取得专利执照”是违反科学精神的。这时镭的价格已达到10万美元一克,而镭的发现者却没钱能买一克镭继续进行实验。1920年5月,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新闻记者采访了居里夫人。问到居里夫人有何愿望时,居里夫人说,她想要一克镭,以便进行研究,她买不起。麦隆纳夫人回到美国后,发起了一场筹募玛丽·居里镭基金的全国性活动。很快便筹到能买一克镭的钱。居里夫人亲自到了美国,从哈丁总统手上接过了一克美国赠给她的镭。她把这克镭捐给了她的实验室。
    1934年7月4日,长期疾病缠身的居里夫人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67岁。她发现的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现在还在挽救,而她却成了镭的牺牲品,她患的是白血病。

精彩篇章推荐

    1.第八章“巴黎”、第九章“每月四十卢布”这两章讲述了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期间艰苦的生活和顽强的学习精神。读来令人发奋,催人向上。(第94页一117页)
    2.第十章“比埃尔·居里” 这是充满阳光的篇章。这一章讲述了玛丽和比埃尔·居里的相识、相爱。文中对比埃尔·居里科学上的成就以及他的品质、人格、家庭状况作了较详细的介绍。(第118页一137页)
    3.第十二章“镭的发现” 这一章描述了居里夫妇在探求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和执着探索的忘我态度。(第152页一163页)
    4.第十八章“1906年4月19日”这一章叙述了比埃尔·居里惨遭不测的经过,以及居里夫人对待灾难的态度。(第238页一254页)
    5.第二十章“成功和磨难”这一章叙述了失去丈夫的居里夫人痛定思痛,忘我地投入工作,并再次获得巨大成功的过程。由不得让人对这位伟大的女性的才智和人品充满爱戴和钦佩。(第265页一278页)
    6.第二十三章“美国”这一章讲述了美国赠送给居里夫人一克镭的前因后果。读来在感动之余又充满感慨。(第309页一323页)

精彩语言辑录

    被压迫者心中形成的冷酷无情,是政治压制造成的最不幸后果之一。
    我只惋惜一件事:日子太短,过得太快。一个人永远看不出完成了什么,只能看出还应该做什么,而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就可能失去勇气。
    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有恒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既然有做某件事情的天赋,那么无论如何都必须把这种事件做成。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们应该不虚度此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到未来。
    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镭是一种元素,它是属于全世界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诫子书》复习练习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练习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同步练习
《朝花夕拾》名著测试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同步练习(三)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练习题2
七年级上册《春》练习题
《蚊子和狮子》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梁实秋《鸟》同步练习
《春》默写检测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词语复习练习(按每课分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练习
《夜上受降城闻笛》试题精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试题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6课《猫》同步练习2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练习
《皇帝的新装》试题精选
《皇帝的新装》课后问答练习题
《天净沙·秋思》知识点及试题精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知识点及试题精选
《观沧海》知识点及试题精选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二)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教师版、学生版)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2
郑振铎《猫》同步练习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理解性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试题精选
《居里夫人传》导学案
《居里夫人传》ppt课件3
《居里夫人传》教案2
《居里夫人传》ppt课件1
《居里夫人传》ppt课件2
《居里夫人传》教案1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