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期中考试 >>
江苏省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1-24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翘(qiáo)首      赭(chì)色         饿殍(piǎo)      按捺不住(nà) 
B.甄(zhēn)别      召(zhào)唤        犄(jī)角        恪(kè)尽职守
C.静谧(mì )       思忖(cǔn)         偌大(nuò)       方兴未艾(ài)
D.扁舟(piān)        啮(niè)噬         戕(qiǎng)害     面面相觑(q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了H1N1病毒出现日期比人们最初认为的要早得多,专家们对此感到担忧,因为这说明该病毒已经有很长时间得以广泛扩散。
B.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中法两国承诺共同致力于公平、公正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秩序,加强在相关领域的磋商与合作。
C.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说:“你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D.清华大学在江苏招生的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2009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清华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学校认为2008年“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理。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材料一: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草样年华》《幻城》《西游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25字)(3分)
 
 
 
 
 
 
 
 
 
 
 
 
 
 
 
 
 
 
 
 
 
 
 
 
 
 
 
 
 
(2)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3分)
                                                                                
                                                                                
4.请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分)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待。”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
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注]①生口:指俘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还之足示中国优贷           贷:宽容
    B.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    按:查办
    C.帝感悟,即报许                   报:报告
    D.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    遮:拦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不宜负信于戎狄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君何尤而深谢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②故为之文以志
 
⒎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王英阴谋叛乱,朝廷严加查处,受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而屈招的,就不顾风险上书要求释放他们,最终使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公卿最初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太后派窦宪北击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虑的上策,他多次力谏,尽管奏章都被搁置,但他毫不动摇。
  D.袁安平素行为高尚,起初任县功曹时,就拒绝了从事的私请。后来弹劾窦景,尽管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但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3分)
译文:                                                                                                
  ⑵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3分)
 译文:                                                                            
⑶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  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2)  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3)  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看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11.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提着它出门。”)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
                                                                              
                                                                               
1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6分)
(1)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2)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13.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14.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7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青春盛唐
            李泽厚
著名诗人兼学者闻一多曾经相当敏锐地论说了诗歌由六朝宫体到初唐的过渡。指出“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荒漠”。诗歌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代表这种清新歌唱成为初唐最高典型的,正是闻一多强调的刘希夷和张若虚:“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多么漂亮、流畅、优美、轻快呵!特别是后者,闻一多再三赞不绝口:“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其实,这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的顶峰,经由以王勃为典型代表的“初唐四杰”就要向更高的盛唐峰巅攀登了。它更实在,更成熟,开始走向社会生活和现实世间。“四杰”之后,迎来了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展现了盛唐之音的鲜花怒放。它首先是由陈子昂著名的四句诗喊出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满腹牢骚、一腔孤愤的,但它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像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惋。这就是盛唐之音。
个人、民族、阶级、国家在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的社会氛围中,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的一面则由所谓田园诗派写出。像王维的《辋川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忠实、客观、简洁,天衣无缝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它优美、明朗、健康,同样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以及国舅磨墨、力士脱靴的传说故事,都更深刻地反映着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在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中才可能存在。
(节选自《美的历程》)
 
15.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引用闻一多先生对初唐诗歌特点的论述,是为了帮助读者分清初唐诗歌和盛唐诗歌的区别。
B.初唐诗歌的贡献在于,突破了宫体诗歌的局限,把诗歌题材拓宽到了市井生活、田园和边塞风光,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为盛唐之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C.盛唐诗歌的显著特征在于:笑傲王侯,蔑视世俗,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实现人生抱负。
D.盛唐之音,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因此,不管是边塞诗、田园诗,还是其他题材的诗,只要是盛唐时期出现的诗歌,就都是盛唐之音。
 
16.闻一多认为《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歌最高典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6分)
                                                                              
                                                                                
                                                                               
17.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盛唐诗歌的风格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风格的根本原因。(6分)
                                                                              
                                                                              
                                                                               
 
七.作文  (70分)
   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许多人陪伴我们走过。虽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情,但失败时真诚的关爱,成功时尽情的喝彩,孤独时温暖的慰藉,沉沦时善意的提醒,总让我们难以忘怀。因为有你,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请以“与你同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题卷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2.       
3.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25字)(3分)
 
 
 
 
 
 
 
 
 
 
 
 
 
 
 
 
 
 
 
 
 
 
 
 
 
 
 
 
(2)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3分)
                                                                                   
                                                                                
4.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                 6.                  7.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3分)
译文:                                                                                                
  ⑵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3分)
 译文:                                                                              
⑶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分)
9.(1)  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2)  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3)  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11.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提着它出门。”)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
                                                                             
                                                                                
1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6分)
(2)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2)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13.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14.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7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15.          (3分)
16.闻一多认为《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歌最高典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6分)
                                                                                
                                                                                 
                                                                                
17.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盛唐诗歌的风格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风格的根本原因。(6分)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B(赭色 “zhě”   偌大“ruò”   戕害“qiāng”)
⑶我以为所有这一州有点不同常态的山水都被我享有了,却从不知道西山的奇异和独特。(定语后置和被动各1分,“凡是”1分,“怪特”1分)
参考译文: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袁安为人严肃庄重有威望,受到当地人尊敬。起初任县功曹,携带着檄文见从事,从事通过袁安送信给县令。袁安说:“公事有邮驿办理,私下请求则不是功曹所应做的。”推辞而没有接受,从事因害怕而没再请托。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此事交由郡审理。第二年,三府推举袁安任命他为楚郡太三、古诗鉴赏(10分)
9.(1)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每点1分)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感情2分,分析2分)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艺术手法2分,只答“对比”或“用典”或“虚实结合”,不作解说,得1分。用意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七.作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西游记》名著阅读(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pptx课件1
《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成语的运用(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樊锦诗《古诗词中的“物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
《三峡》pptx课件(16页)
任务二《准备与排练》ppt课件1
名著及课外阅读(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1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题)
《舵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河南省中考题)
《灯光》知识点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名篇名句默写》(2021年上海卷高考题)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句名篇默写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张琰《出塞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
《心灵的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请让我来
积累与运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表格式教案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练习题
《碛中作》《醉里送裴子赴镇西》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表达(2021年重庆市B卷中考题)
非连续性阅读(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陈启文《麒麟的舞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森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字音字形(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
2020年上海市高三二模分类汇编:古诗词
《论敬畏之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高考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和兼词
“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新高考语用新题型之标点及修辞精练
作文课题之“言之有物”专题班刊(七)
浙江省金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钱太守断鹅》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
补写句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题)
句子排序(2020年云南省中考题)
马克·吐温《修表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