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测评语文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羞赧 惶悚 谑而不虐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泥淖 缱倦 朝暾夕月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C.谲诈 瞻养 穷兵渎武 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D.斡旋 洁癖 胁肩陷笑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为迎接上级领导对我校的考察,全校师生倾巢出动,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终于让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B.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还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C.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氛围。
D.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家电下乡”的热潮,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电器大世界的百台电视刚运到桃花乡,就被老乡们抢购一空。
B.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C.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这份情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强盛所依。 .
D.世界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受资金、人员、技术等劳动要素不流畅的困难的影响造成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 , , ,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巧,不过多地雕琢 , , 。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无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A.③④②⑤①⑥ B.②①⑤③④⑥ C.③①⑤②④⑥ D.②①③⑤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流感病毒偶尔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1—2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可分几种。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蔓延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征候,病死率高。1918—1919年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因而死亡人数极多。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流感流行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都有变异而造成巨大的杀伤力外,与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另一方面,每次流感流行都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和没有做好隔离有关。同时流感流行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特征,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往往突然爆发,迅速蔓延,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流感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因为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致使致病细菌乘虚而入,并在局部聚积,引起感染。很多人都是从流感开始,继发肺炎,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患过流感和未患过流感的人产生的免疫力不同。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比如,1977年“俄罗斯流感”,病毒株是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袭1957年以后出生的人,因为他们身上没有对抗这病毒的抗体。而出生于1957年前的人经历过H1N1型病毒的侵袭,体内会产生抗体,因而对于1977年再攻出现的甲型流感H1N1病毒株感染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
(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
5.不属于流感病毒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良好的复制能力。
B.流感病毒变异很大,往往没有有效药物应对。
C.流感病毒传播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让人防不胜防。
D.流感病毒常常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人体内,受流感病毒侵害的器官是上下呼吸道。
B.流感病毒沿上呼吸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
C.患感冒后,呼吸道的自然防卫能力就会丧失。
D.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虽然少见但病死率高。
7.根据文章的意思,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重视流感的危害,及时进行隔离防护,就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B.患过流感的人,在相同或相近似的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发生时,不会生病。
C.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所以防治流感用的流感疫苗也要不断地更新。
D.单纯型流感即使没有进行治疗,流感的症状一般两周后也会自然消失。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雷文,完成8~10题。
元德秀者,河南人,字紫芝。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
德秀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开元中,从乡赋,岁游京师。不忍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登第后,母亡,庐于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菌席,刺血画像写佛经。久之,以孤幼牵于禄仕。调授邢州南和尉。佐治有惠政,黜陟使上闻,召补龙武录事参军。
德秀早失恃怙,(旧时的丧服)麻相继,不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遂不娶婚。族人以绝嗣规之。德秀日:“吾兄有子,继先人之祀。”以兄子婚娶,家贫无以为礼,求为鲁山令。先是,堕车伤足,不任趋拜,汝郡守以客礼待之。部人为盗,吏辅之,系狱。会县界有猛兽为暴,盗自陈日:“愿格杀猛兽以自赎。”德秀许之。胥吏日:“盗诡计苟免,擅放官囚,无乃累乎?”德秀日:“吾不欲负约.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即破械出之。翌日,格猛兽而还。诚信化人,大率此类。
秩满。南游陆浑,见佳山水,杏然有长往之志,乃结庐山阿。岁属饥歉,庖厨不爨,而弹琴读书.怡然自得。好事者载酒肴过之,不择贤不肖,与之对酌,陶陶然遗身物外。琴觞之余,间以文咏。率情而书,语无雕刻。所著(季子听乐论>、<蹇士赋>,为高人所称。
天宝十三年卒。时年五十九,门人相与谥为文行先生。士大夫高其行,不名,谓之元鲁山。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事母以孝闻 事:侍奉。
B.每行则自负板舆 负:背,背负。
C.格猛兽而还 格:交战,击杀。
D.士大夫高其行 高:比……高。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元德秀卓行的一组是( )
①不忍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 ②母亡,庐于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茵席
③以孤幼牵于禄仕,调授邢州南和尉 ④不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遂不娶婚
⑤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 ⑥门人相与谥为文行先生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德秀孤苦无依,出任邢州做南和尉。后来,因为有政绩又得到提升,做了龙武录事参军一职。
B.元德秀没有在母亲活着时娶妻,于是不肯结婚,面对别人的规劝,他认为兄长有孩子,自己就不会愧对祖先。
C.到鲁山上任时,德秀从车上掉了下来,不幸摔伤了脚,但还是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郡守长官。
D.元德秀淡泊名利,安于贫贱,晚年定居陆浑山,寄情山水,所著文章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不欲负约,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4分)
(2)好事者载酒肴过之,不择贤不肖,与之对酌,陶陶然遗身物外。(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末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简要分析首句“新年都未有芳华”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唐代诗人东方虬也有一首同题诗:“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哪个)是真梅。”试着比较分析韩诗的妙处。(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7分)
(1)其志洁, ;其行廉,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 ,不获世之滋垢, 。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2)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 ; , ; ,故民之从之也轻。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 马德
①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
②我见过一匹马在槽枥之间的静立,也见过一头雄狮在草原上静卧,甚至是一只鸟.从一根斜枝扑棱棱飞到另一根斜枝上,呈现出的,都是博大的安静。
③一切外在的物质形成,如槽枥之间的草料,草原之上的猎物,斜枝之外的飞虫,在安静生命的眼中,像风中的浮云。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所以安静,他们无意去抵制尘世的枯燥与贫乏,只是想静享内心的蓬勃与丰富。
④夏目的晚上,我曹经长久地观察过壁虎,这些小小的家伙,在捕食之前最好的隐匿,就是藏身于寂静里。墙壁是静的,昏暗的灯光是静的,扑向灯光的蛾子的飞翔是静的,壁虎蛰伏的身子也是静的,那是一幅优美素淡的夏夜图。只是壁虎四足上潜藏着一点杀机,为整幅画添了一丝残忍,也添了一些心疼。也正因为这样,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
⑤安静的姿态是美的。蹲坐的云冈石窟里的慈祥的大佛,敦煌壁画里衣袂飘举的飞天,一棵虬枝盘旋的古树,两片拱土而出的新芽,庭院里晒太阳的老人,柴扉前倚门含羞的女子,这些姿态要么已看破红尘,要么正纯净无邪,恰是因为这些,它(他、她)或平和、宁静、恬淡、宠辱不动,或纯真、灵动、洁净、不沾染一尘世俗,于是便呈现给这个世界最美的姿态。
⑥真正的安静,来自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树,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宕动、迷乱,不论这棵树是置身在庭院,还是独立于荒野。所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⑦有一天,我去拜会一位遭受了命运挫折的老人。他正端坐在沙发深处,没有看书.没有写书法,只是端坐在那里,甚至都感觉不到他作过任何的思考。我和先生攀谈着,一些陈年往事逐渐勾起了老人6寺回忆。当他谈到差一点被反动派殴打致死这一段时,语速平缓从容.脸上平静得没有一丝的波澜。这种平静,不是来自岁月的老练和世故,而是来自命运磨难后的超然与豁达。下午的阳光斜照进来,地板上、四壁上,横竖都是窗框投射下的沉重的影子。空气中,一个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沉中发出金属的脆响。
⑧这不由使我想起小时候,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父亲坐在山梁上吹笛子。一川的溪水,在月光下荡着清幽的光,远山黑黢黢的,村庄黑黢黢的,父亲的笛声婉转、旷远、悠扬。那一晚,山是安静的。水是安静的,村庄是安静的。
⑨我想说的是,只有在自然的身上,我们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
14.文章第②段写马、雄狮、鸟,第⑤段写石佛、飞天、古树、新芽、老人、女子,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15.“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结合全文,说说“枝柯…‘根系”在文中的含义。(6分)
16.结合原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为什么作者说:“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
(2)怎样理解第⑦段中“一个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沉中发出金属的脆响”这句话?
17.意境是情景融合而成的,好的诗歌散文常常以意境取胜。试从意境的角度赏析第⑧自然段。(6分)
六、(15分)
18.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对“天鹅湖”作一简要的介绍,不超过30字。(5分)
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静,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立高处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视线的是那闪闪的粼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19.根据下面划线句子的形式和内容,补充句子,语意要连贯。(4分)
平日里纵情山水、沉醉于笔墨之间的书画家似乎和灾难离得很远。是的,他们不是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勇士,因为他们不是解放军战士,可以掘开压在受难者身上的瓦砾; ① , ;② , ;他们更不是魔法师,可以让时间倒转、逝者生还……但他们坚持以丹青之笔艺术之力,表悲悯之心、互助之爱。那一刻。艺术家不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了灾难中进发出的民族热情和生命尊严而呐喊。
20.中国教育网的“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集话题“我最喜欢的课文”。请仿照示例,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上几句感言,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6分)
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从医多年,成绩卓著。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有一千页,书中有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办法。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一千页,里面有治疗方法三千种.药物一万类,但所有的内容却只有几个字。”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 “如果,下一次”。他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莫不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不是大学”“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工作”……可见,左右你心理的,有时候并不是物质上的贫乏,而是心境的好坏,它常常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心境与成功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请以“心境与成功”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1. A(B项“倦”应为“绻”.“符”应为“副”;c项“瞻”应为“赡”,“渎”应为“黩”;D项“陷”应为 “谄”。)
2. D(D项“胼手胝足”是说手足因为长期磨擦长出老茧,强调的是创造者的辛苦,切合语境。A项“倾巢出动”指出动全部的力量,多含贬义。B项“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把自己的长处也丢掉了。C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合语境。)
3. C(A项“热潮”与“受到欢迎”不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为“学习、宣传”;D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4. C(①③⑤围绕“牢固”,②④⑥围绕“美观”。接合的天衣无缝才能牢固结实,没有用钉才能用榫铆接合,由此排出前面三个句子的顺序。“不过多的雕琢”也就是天然,④是概括特点,⑥是评价,由此排出后面三个句子的顺序。)
5.D(由第一段“流感病毒偶尔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可判断。)
6.C(“丧失”有误,应该是受“损害”而降低。)
7.B(原文说的是一般情况,即“抵抗力较强”而非“具有免疫力”。)
8.D(“高”的意思是“以…_为高,认为……高洁”。)
9.A(③只是叙述元德秀被任用之事;⑥不是元德秀的卓行,是他人对他的评价。)
10.C(跌足和作鲁山令的前后时间不对,“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郡守长官”也不对。)
11.(1)我不想违背承诺,受到牵累就我一个人担罪,一定请求不连累诸位。
(正确翻译“负约”“坐”“不及”,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共4分。)
(2)好事的人拿着酒和菜肴拜访他,德秀不分贤能与否,都和他对饮,乐陶陶地,超然物外。(正确翻译“过”“贤与不肖”“遗身物外”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共4分。)
12.(1)“新年未有”的感叹含有对春天的期盼;“未有”与下文“惊见”呼应,欲扬先抑,是铺垫。(每点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2)东方诗使用比喻,侧重在“梅”“雪”形态的相似;韩愈诗使用拟人,写出“雪”的情态,更能 突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四项内容每点1分,共4分。其他合理的理解亦可得分。)
13.(1)故其称物芳 故死而不容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嚼然泥而不滓者也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2)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每空1分,共7分。错、多、少字该空不得分。)
14.第②段中的材料是为了说明“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而第⑤段中的材料则为了说明“安静的姿态是美的”。(每点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15.枝柯比喻一颗躁动的心,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宕动、迷乱,无法真正安静下来。根系比喻一颗安静的心,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枝柯”和“根系”的解释分别为3分,共6分。大意正确即可。)
16.(1)在作者看来,无欲的生命才是安静的,他们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糜、繁华等。而壁虎因为食物而潜藏杀机,虽然蛰伏的身子是静的,但是内心因为欲望而不得安静,所以说没有“真正安静的壁虎”。(“蛰伏的身子是静”“为食物而潜藏杀机”“无欲的生命才是安静的”等关键内容各1分,共3分。大意正确即可。)
(2)遭受命运磨难和人生沧桑后的老人在谈论痛苦往事时面容平静,语速平缓,这种从容、平静来自磨难后的超然与豁达。具有强烈的打动人心的人格魅力。(“超然豁达”“经历磨难”“打动人心”等关键内容各1分,共3分。大意正确即可。)
17.清幽的月光下,是汩汩流淌的溪水,是黑黢黢的远山和村庄,是父亲婉转、旷远、悠扬的笛声。面对此情此景,人心似乎受到洗涤和净化,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才真正体会到 “只有在自然身上,我们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景物描述2分,“洗涤和净化”或“远离纷扰和喧嚣”等内容2分,“只有在自然身上,我们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2分,共6分。大意正确即可。)
18.天鹅湖在天山高处,面积很大,湖水明净,湖面幽静,湖色多变。(五项内容每项1分,共5分。大意正确即可。)
19.示例:他们也不是医生,无法救治一息尚存的孩子;他们也不是记者。无法为大众报道灾区真实的瞬间。 (每句2分,共4分。考查形式和内容的结合。)
20.示例1:初读<祝福>,觉得祥林嫂愚昧可怜-.再读,觉得祥林嫂周围的人精神麻木,缺乏同情心;多次阅读,发现<祝福>就像一幅生活速写,从中可以看到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示例2:初读<范进中举》,让人忍俊不禁;再读,既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位发疯;多次阅读,发现范进其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文人的一个缩影。(三个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感悟各2分,共6分。)
21.略(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元德秀,河南人,字紫芝。唐朝开元二十一年中进士。
德秀小时候丧父,生活贫苦,侍奉母亲因孝顺而闻名。开元年间,由乡里举荐,常年在京城游学。不忍心离开母亲,每次出行就自己肩负板舆(背着母亲),和母亲一起到长安。中进士后,母亲去世。在母亲墓地之侧建庐居孝,不吃盐,不吃酪,睡觉时底下不垫茵席,刺出血来画像写佛经。时间长了,凭着是孤儿,人又小,(按照法令)领俸禄做官,调任邢州南和尉。辅佐治理事务有很好的政绩。黜陟使向上报告了。(朝廷)召他任龙武录事参军。
德秀很小就失去了父母,接连为父母服丧,没有赶上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娶妻。成为孤儿后,于是不再娶亲。元氏家族的人用绝后来规劝他,德秀说:“我的哥哥有儿子,可以承继先人的香火。”因为侄子结婚娶妻,家里穷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办婚礼,所以请求作鲁山县令。这之前,德秀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脚,不能慢跑拜礼,汝郡郡守便用客礼来对待他。县中有个人偷盗,官吏逮捕了他,关在牢里。恰好鲁山境内有猛兽作乱,偷盗者自己说:“愿意拼杀了猛兽来赎自己的罪。”德秀答应了他。官吏说:“这盗人使用诡计只求逃走,你擅自放走了官府的囚犯,岂不是(要受到)牵累吗?”德秀说:“我不想违反承诺,受到牵累我一个人担罪,一定请求不连累诸位。”于是打开枷锁放出偷盗者。第二天,那个人杀了猛兽回来了。(德秀以)诚信感化他人,大多都是这种做法。
任官期满,德秀向南游览陆浑山。看见了好山水,不期然便有了长期隐居的想法,于是在山冈上修了房子。有一年遇到饥荒,厨房里烟火不生,而德秀弹琴读书,怡然自得。好事的人拿着酒和菜肴拜访他,德秀不分贤能与否,都和他对饮,乐陶陶地,超然物外。弹琴喝酒之外,偶尔吟诗作文。任情而写,语言没有雕琢。他所著的<季子听乐论><蹇士论》,受到高人称赞。
天宝十三年德秀故去,时年五十九岁,门人共同谥他“文行先生”。士大夫认为德秀品性高洁,不直呼他的名字,称他元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