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反思(2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2-28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反思 

徐艳华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一个人只埋头学习,而不深入思考、研究就会感到困惑重重。套用孔子的话,我认为:教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一位教师只是一味的教学,却不思考之后得失,就会感到迷茫、困惑。因此,我认为一位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后,要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这样,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为此,在基本功结束之后,我对教授《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篇课文进行深入思考。反思之后,有得有失。下面我先总结几点收获: 
    第一:本课我成功的突破了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本文选取事例的典型性和论证的严密性,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在教学中设计这么一个环节,我与学生一起探讨删去普通人的例子行不行,学生很快理解此课重点。加上普通人的例子更全面、严密的证明的观点,也说明了本文选取实力的典型性。 
    第二:本课还攻破了教学难点。本课教学难点是论据如何证明论点,为此,我引领学生深入分析五个事例,先概括五个事例内容,然后理解他们高贵的灵魂世界,这样水到渠成的推出本文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三:本课有课内到课外,对学生进行拓展思维的训练,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一个问题:请举出中外精神上有追求的例子。学生积极性很高,举的例子五花八门。 
有收获也有不足,不足之处是:(1)课堂时间把握不足。(2)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缺少大胆创新。(3)教学中品味语言不够。 


    (4)对教材的挖掘程度不够 

    周先生在文章中并没有正面为我们阐述什么是“灵魂”,但他于另一篇哲理散文《灵魂的在场》中给出了定义,灵魂就是“普遍性的精神在个体的人身上的存在,或超越性的精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本文中作者所肯定的阿基米德“爱智慧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就是这种“普遍性的精神”;第欧根尼“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就是“超越性的精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周先生数月前给圣埃克苏佩里的《要塞》的中文版写了一篇序言,题为《走进一座圣殿》。序言的开篇说:“那个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那个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那个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在周先生眼里,阿基米德用头脑窥探着宇宙的秩序显然是智者,第欧根尼与王尔德用心灵观照这个世界显然是诗人。在思考中他们均拥有了自己的“麦田”,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了对日常的平庸生活的超越。 本文的篇尾,作者用近乎祈祷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一份祝愿,祝愿那个列车上埋头读书的少女能“保持着纯正的追求”。说是祝愿,其实更多的是忧虑,惟恐她被功利至上、精神贬值的社会所裹胁,所吞噬,成了虚荣、金钱、功名的牺牲品,直至最后成为“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停的躯体”。我们身处的世界的确是一个实用价值高于精神价值的世界,如何立足于庸常的生活又能在庸常的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呢?这是周国平先生对少女的那份忧虑,同时也是他自己的忧虑。对这样的忧虑周国平先生曾用一段寓言般的文字幽默地表达了出来: “一个小女孩坐在洒满阳光的台阶上,眯缝着眼睛,一个朦胧的疑问在她的小脑瓜里盘旋:‘我怎么会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我悄悄走过她的身旁,回到屋里,把所有的哲学书籍都藏了起来。” 小女孩向自己的提问,表达的正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人生命题,即“人应该寻找我自己”。古希腊黄金时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我寻找过我自己!”这是周先生极为欣赏的一句话。周先生面对一个向永恒的人生问题提问的女孩,羞愧地将自己的所有哲学书籍都藏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或许就是我们成年人反而往往迷失于外在的事物,进而失去了内在的灵魂世界,周先生是为这而羞愧。周先生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位哲学家。喜爱周先生的文字的读者,会发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他的众多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核,你会发现周先生不停地用他的文字提醒着自己,同时也提醒着我们,提醒着我们的孩子。《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就是他为孩子们在麦田的悬崖边缘筑起的一道栅栏,护卫着孩子们,以免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坠入空虚与物欲的深渊。 

    这是我在教完这节课后,在反思时结合网络资源对作者对于“灵魂”的真正理解。所以,我感觉在我教这节课之前我还是对课文的内容挖掘不过,尤其是在资源上使用不够。 

    总之,这次基本功讲课我的收获很大。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种种不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第二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反思

 

             扬中市西来桥学校  赵英雄

这一堂紧张的语文课结束了,我却没有很轻松的感觉。虽然已经将拟定的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已经完成,但自己总觉得是遗憾。原因有三:

一、  学生学习状态与水平估计不足。学生来上课的时候,正好是一节体育课结束,身体比较劳累,自己并没有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进入主题,对于一篇理性思考很强的文章来说是不可取的。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预设的两个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即“文中‘灵魂’有什么含义?”,因为没有必要的铺垫,所以回答较难,也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所减退。从而整体上对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不够透彻。

二、  没有切实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仓促推进。由于不想在一些细节上进行过多时间的纠缠,仓促进行了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并没有让同学将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再次强调,有碍中心意思的把握,对接下来的环节顺利进行产生了一些障碍。

三、  文章整体的主线虽然清晰,但过于强调“技”而在人文性上较为忽略。“能说出作者所举事例的特点与不同作用,并能运用”这一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在写议论文过程中事例不能很好为中心论点服务而得出来的。但本课的人问内涵较为浓郁,过多地从工具性出发使得文章本身的美感不能为学生所感受,也就不能体悟美和发现美,甚至创造美,这是不足取 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议论文阅读、写作训练ppt课件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29页)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10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10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9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参考素材汇编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外阅读练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19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29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8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28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7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6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导学案5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5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导学案4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学案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16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导学案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14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表格式导学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学案练习及答案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9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8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学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7
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文阅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6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读后感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堂实录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mp3音频朗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rm视频朗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图片素材(10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5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实录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后练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学习要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4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同步练习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3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课件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