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作文教案 >>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3-02


单元写作目标

1.认识联想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2.学习联想的常用方法,注意运用联想的基本原则。

3.开拓联想和想象力,养成在事物之间寻找联系的思维习惯。

写作技能讲解

联想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

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它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三、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较好运用了相对与相反联想的手法,设置了豆萁煮豆这一特写镜头,凸现了兄弟相残的主旨,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又如许地山的《落花生》:“花生的好处很多。它的果实深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在这里,作者由埋到地下的花生联想到同它相对的事物——挂在枝头上的桃子、石榴、苹果。这些都是由相对或相反的事物,通过对比而产生的联想。

  联想依赖知识。培养联想能力,一要注意扩大自己的表象积累,使联想具有大量的素材;二要学习联想的知识,提高自己展开联想的自觉性;三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事的限定运用某种联想的定向训练,以期熟能生巧。

『思路点拨』

题目1: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点拨】

题目要求选择“熟悉的事物”写,提供参考的事物有“树根”小草”海潮”“桥”。同学们不要受所提供的事物的拘泥,要写自己最熟悉的,写便于自己展开联想的。题目要求写“咏物抒怀”的作文,对所咏的“物”,要具体描绘它的形象,对于所抒的“怀”,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展开联想”,要求同学们由跟前“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到自己真挚的“怀”的抽象的感情。

思路一:“小草”——可以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联想到小草的优势不多:可以从“草不知名随意生”和“无人知道”,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可以从“从不寂寞,从不烦恼”,联想到小草的不戚戚于个人得失;可以从“草不谢荣于春风”,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可以从“草不随风偃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可以由小草想到树木或人类,

思路二:“海潮”——可以从“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八月十五潮,壮观天下无”,联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早潮才落晚潮生,一月周流六十回”,“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若知潮有汛,嫁与弄潮儿”,联想到海潮的坚守信义;从海潮奔腾,波涛汹涌,吞吐日月,气壮山河,联想到宏伟抱负,博大胸怀。从横空跨越使壕堑变通途的勃发雄姿,联想到桥加强沟通的能耐;从长年累月立于冰冷或湍急的水中毫无怨言,联想到桥不畏艰难的精神,从挺直腰杆承载巨大压力从不退缩,联想到桥勇挑重担的品质。

题目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标题中必须有“泥土”二字,如:“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小议泥土精神”、“泥土的启示”、“珍视泥土”、“泥土在呻吟”、“泥土的芬芳”等)。

【点拨】

这段文字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挖掘了泥土的“本义”,是说泥土的作用,或者说是万物与泥土的关系。第二句话由泥土的“本义”展开联想,揭示了泥土的精神品质。而第三句话笔锋一转,对人应该怎样对待泥土进行了理性思索。而文字中的两处省略号,又提供了更多的联想和思索的空间。由此看来,完全切题的上乘之作,应该是紧扣上段文字材料,包容该段文字三句话中丰厚内涵的作文。

思路一:用童话的形式,拟题《玫瑰与泥土》,记叙泥土怎样辛勤地孕育出玫瑰那美丽的花朵,而面对骄傲的玫瑰的指责,他默默承受,无怨无悔。当嫌弃泥土的玫瑰最终抛弃了泥土,如愿地走进了贵妇人漂亮的花瓶中时,它也就枯萎死亡了。

思路二:记叙文,拟题《泥土·父亲》,把父亲对自己的关爱与在阳台上一盆泥土中种花比照着写,当观察到阳台上那盆不事张扬的泥土终于孕育出了盛开的鲜艳花朵时,“我”也读懂了父亲,感受到了那厚重如土的父爱的弥足珍贵。

中考真题链接

2006年浙江衢州: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皆成文章。亲情使人感动,友谊令人陶醉,美景让人留恋。如海一般的父母深情,如梦一般的金色童年,如画一般的山山水水……值得一写的真是太多了。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抒写吧!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以《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如”字前后分别填入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分析』

本题是一篇开放度大,设题新颖的半命题作文,作文的关键是补题。

我们可按外宇宙(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内宇宙(内心世界)这个思维体系,展开联想,拓展开来。比如从家庭角度考虑,可以联想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从学校角度考虑,可以联想“友谊如茶,老师如桥”等;从社会角度考虑,可以联想到“商场如战场,广告如风”等;从自然角度考虑,可以联想到“原野如歌,森林如画”等;从内宇宙考虑,可以联想到“自信如灯,执著如树”等。然后对众多的可写内容进行筛选,尽量选出一个自己最有积累,最能扬长,同时又最能驾御,最得心应手的一个。

『例文展示』

母爱如水

浙江一考生

母爱是一杯纯净的水。

因为水是透明的,就像母亲那没有任何杂色的爱;因为水是淡淡的,就像母亲那平凡的、有些琐碎的爱……但是,如果你细细品尝这杯水时,你会意外的发现——这水是甜的!

母爱如水,真的。

知否?也许正因为母爱如水一般常常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总是很难品味到它的甘甜!只有细心的去体会、去品味,你才会发现,母爱——这份如水的亲情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儿时的每一个贪睡的早晨,当有人轻声呼唤你起床时,你可否知道,这杯甘甜的母爱之水你又喝了一口?也许是因为你经常喝它的缘故吧,你不但不知道它的可贵,而且会极不耐烦、嫌它乏味。

寒冬时节,每当你出门之前,是谁再三嘱咐你要多穿衣服?又是谁心不在焉的回答“穿了,穿了”?是谁默默的把衣服亲手披在你的的身上?当你走在寒风中的时候,你才醒悟,多亏了那件衣服哇!这时你可曾想到了你的母亲,是她给你穿上了那件你认为是“多此一举”、本不愿穿的衣服?

每到吃饭时,是谁老省着好吃的、好喝的东西留给你?又是谁总嫌饭菜淡了、咸了、辣了,甚至是多了?哎——幼稚的人啊,你可曾想过一日三餐围着锅灶转的母亲的内心滋味哟?

母爱是一杯纯净的水,更像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之水。当我们像欢快的鱼儿一样在这“大海”里尽情游淌时,“大海”心在微笑。如今,正在成长的或是长大了的你们,是否也与我一样,只会沉醉在母爱的海水里面,却从来都没有为母亲想过一丝一毫?当你良心发现之时,你是否又会和我一样为母亲流下感恩的泪水?母亲知道后,肯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母爱如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母爱如海,直到永远!

点评:这是一篇充满感情的散文。语言平实、感情深沉,以平常之心缓缓道来,没有高昂的论调,没有热烈的赞美,“母爱如水”,就在这水样平静的文字中,却现出儿女对母亲的尊敬与热爱,这是一分沉静之爱,发自内心的一种深情。

 

创新作文训练

『创新方略』

立意创新三法

千古文章意为高,怎样提升立意能力呢?

⑴深想一步的挖掘态度

不满足于表达一些“明摆着”的意思,要努力深想一步,挖掘出其他考生没有挖出的意蕴,看到其他考生没有看到的景致。对于半瓶酒,有人会叹息:“唉!只剩半瓶了。”而你却庆幸:“真棒!还有半瓶酒!”同是一枚硬币,有人只看见币值,而你还看到背面的风景。对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别人正面想,我就反面想;别人想到一面,我却想到两面。深想一步,就能远离平庸、浅薄和泛泛而谈,走近脱俗、深刻和独抒己见。许多时候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比别人深想一步。深想一步,可以领先一步,可以出人意料,有时候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一步,或许就是文章立意高下的分水岭。

比如这样一个题目——《拥有》,一般考生都写拥有金钱、健康、母爱等,有一位同学没有满足于这类滥调陈词,他深想一步,挖掘出“拥有贫穷”,说“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给予他人生的磨砺,催他成长,奋发,这样的立意传达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深刻的生存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⑵辨证统一的哲学立意

用哲学武装大脑,思想之刃会越发锋利,以此剖析作文话题,便能势如破竹,直捣黄龙。我们平时应该积累一些哲理:主观与客观、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外因与内因、运动与静止、动机与效果、局部与整体、内容与形式……虽然初中还没有哲学课程,但辨证统一的哲学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观照、解释生活的能力。眼高才能手高,认识水平、理论水准提高了,出手就能高人一筹。

比如2003年天津市有一篇佳作《浴火重生的书》,作者借助想象,重新演绎了秦始皇“焚书”的历史场景。最后他说:“后人把这一事件叫做‘焚书’。我却宁愿唤它‘凤凰涅槃’”。作者的眼光能够烛照千年的历史,不仅仅看到“焚书”是一场文化的浩劫,更看到书和文化一直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一次次磨难与重生中“凤凰涅槃”,绵延不绝。这样的认识体现着一种辨证统一的哲学思维,也因为辨证而获得一种立意的深刻性。

⑶飘溢“理趣”的语言磨砺

语言应当表现思想,语言也可深化思想,要让作文飘溢“理趣”之香,就要磨砺语言,让它耐人寻味,给人启发。凡是以立意取胜的佳作,这样的佳句必不可少。请看下面两句:“用金钱维持的友谊是不可靠的”“彬彬有礼的人会收获许多”,应该说这样的句子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萌芽着哲思的种子,但语句略直白,缺少回味。修改一下:“用金钱维持的友谊,必将因金钱而背叛”“彬彬有礼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事有正反,物有两极,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修改前的句子只点出了一面,改句将另一面补出,这样就形成了反差,碰撞出一种哲理的趣味。

 

『创新佳作』

爱如茉莉

陈静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父亲特别的叮嘱,为生病的母亲带去换洗衣服,并顺手剪了一束带露的茉莉花带到母亲住的病房。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惊住了:母亲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父亲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母亲的手,头伏在床边睡着了。似乎是我惊醒了父亲。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母亲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父亲憔悴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不禁心疼地问:“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父亲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有事又不肯叫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醒了。”

  父亲去买早点,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松松散散地插进空罐头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母亲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眼该多有诗意啊。笑着转头却触到母亲一双清醒含笑的双眸:“婷婷,来给妈妈揉揉胳膊和腿。”“好,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你爸伏在我的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一直不敢动身子,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这么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使我震动不已,便静静地淌下泪来。泪眼朦胧中,那丛丛簇簇的鲜花更加鲜艳,啊,爱的奉献,爱如茉莉!

[技法点评]都为对方着想,都是因为爱,平常的细节,恰如“丛丛簇簇”的茉莉鲜花。本文描摹细腻,立意深沉,读来温暖不已。

写作素材积累

联想的常见类型

一、相类联想。

指同类事物间的质同联想。如由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这余,阴雨者时之余”的“三余”时间读书终成学问家联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忱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艺术构思,终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这都是惜时如金黄色的同类同质的联想。这种联想一般思维方式是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古到今或由今到古以及具体与抽象互换等。

二、相似联想。

指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相似而不同质是其特点。《庖丁解牛》中梁惠王听了庖丁一席谈,悟出了养生之道。这“养生”与“解牛”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梁惠王却明白了,这就是相似联想。

三、反向联想。

由事物间相反的特点而引起的联想,也叫对比联想。这种相关的两性事物之间的逆向联想,可以是一正一反,鲜明对比,来去分明;也可以此一彼一,方向相反,是非清醒。

四、连锁联想。

从已知的信息,联想到某一观点,然后由此及彼地联想下去,思维流向随之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就是连锁联想。

六、变形联想。

从原信息点出发,合理地增加一些与它有关的信息材料,来诱发思维、拓展思维的又一种心理过程。这有如几何学的证题,在适当的位置上添画一定的辅助线,里面图形间的关系就明确起来一样,目的是启发思维,拓展思维,吃准题旨。

单元原创题目

题1:请从“0”“1”“6”“8”四个阿拉伯数字里任选一个,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文章。自订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题2:阅读下面的图片,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任选角度构思立意写篇文章,或记叙写事,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体裁不限,题目自定,字数不少于500。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教案6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训练“善用联想,咏物抒怀”ppt课件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ppt课件(26页)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ppt课件3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教案5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表格式教案4
第一单元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ppt课件2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教学设计3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教案2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教案1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写作范文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