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1-23


会员:青雨芳菲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查阅资料,自主地、纵深地了解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
2、字词(包括两篇)
二、自主检查预习内容
三、整体感知文本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言之成理即可。)
交流问题2:以第一段为例,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自豪 喜悦 庄重 严肃)
交流问题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信息。请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
        (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四、鉴赏课文(合作探究)
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问题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标题、选材角度、语言等)
问题2: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双关。一方面,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 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问题3:本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

标题: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文件大小: 11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66页)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2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研讨与练习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98页)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3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2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文练习(2)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文练习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mp3音频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