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学设计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4-17


八(下)综三:科海泛舟写作指导
  【入题导语】
  童年的眼中装满了好奇,于是打开了探求知识的窗户,发现这个世界真奇妙;童年的思维无拘无束,于是打破了万花筒拆了闹钟,总想发现其中的奥妙。爱因斯坦四五岁时就对指南针的指向感到惊奇,爱迪生小时候竟然学孵小鸡,这些都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聪颖活泼的你是什么时候迷上科学的呢?是因为一个玩具、一本书,还是一次难忘的活动?这对你后来的兴趣爱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以“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为题,讲述自己与科学的不解情缘。
  【写作引路】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迷上科学的经历。它应该是指对某种自然现象或事物感到好奇,进而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而进行的探究过程。这探究过程也许有人指点,也许只是自己在胡搞瞎闹;也许取得了成功,也许遭到了失败……但这次经历,一定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一定让我们从中获得了某种启示,一定对我们的兴趣爱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们要审清题意。“第一次”限定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这在文中必须交代清楚。“迷”明确了我们所写之事的内容,这也是我们选材的基本要求,在写作时,一定要围绕“迷”字行文。为什么会着“迷”——交代事情发生的起因;怎样入“迷”地探究——详细地描述这次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没有解开这个“迷”——交代事情的结果;这次探究活动是否让你“迷”上了科学——写出这次经历对你产生的影响。在作文时,应紧扣“迷”构思全文,突出重点,彰显个性。
  【佳作展示】
  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
  筅张 莹
  2007年10月24日,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日子,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一颗小小的卫星能准确地飞到三十八万公里之遥的月亮身边,没有高超的科学技术是实现不了的。在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由衷地自豪的同时,我的心绪也随着“嫦娥一号”飞回到了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有趣经历。
  那是四年级的一堂科学课。在学习了串联电路后,老师将我们带进了实验室,让我们亲身体验电路的神奇。
  老师首先给我们做演示。他将电路接好后,轻轻地按下开关,五颜六色的彩灯立刻闪烁起来。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请你们看清楚各个元件的连接方式,一定要注意告诉你们的那些细节,知道了吗?”老师郑重地嘱咐道。“知道了!”同学们早就急不可耐了,纷纷动手操作起来。
  看着实验桌上的电流表、电池、彩灯、开关和导线,我不由得露出轻蔑的神色:“哼,不就是连线头吗?有什么难的。”我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些元件全部连接好了。当其他同学还在慢悠悠地整理线头时,我已经开始检测电流表,准备欣赏自己的成果了。我猛地合上开关,不仅彩灯没有亮,而且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急剧地向左边偏转。“不好!”我暗叫一声,赶紧断开了电源,指针立刻回归原位。“好险啊!要不是我反应快,这块电流表可就毁在我手上了。”我一边暗暗庆幸,一边开始寻找原因。“指针怎么会向左偏转呢?向右偏转才对呀。莫不是我将导线接反了?”我仔细地察看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哈哈,果真如此,我怎么如此马虎呢。
  将导线调换过来后,我又迫不及待地合上了开关。这次电流表的指针虽然听话地偏向了右边,可彩灯依然没有发亮。这是为什么呢?正当我百思不解时,老师走了过来,鼓励道:“做实验,学科学,要大胆推测,小心求证,才能取得成功。”
  对,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电流表已经发生了偏转,说明开关、电源、电流表的连接都没有问题,问题一定出在彩灯上,因为这几个彩灯是串联在一起的,只要一个彩灯没有连接好,就会导致整个电路不通电。我仔细地检查每一个彩灯的连接线,终于发现了“罪魁祸首”。原来是一个彩灯的一根导线还暴露在外面,根本就没有连接上。哎,都是粗心惹的祸。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我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小心谨慎地将各个连接点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定无疑后,才闭合了开关。啊,成功了!看着五颜六色的彩灯闪烁出迷人的灯光,我激动不已。
  在“大胆推测,小心求证”的鼓舞下,科学的种子开始在我的大脑中生根、萌芽。
  (作者系湖南省临澧县杨板中学学生)  
        【教师评点】
  这篇文章以“嫦娥一号”为切入点引入“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经历,既有鲜明的时代感,又切合题意,显得别具匠心。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电路测试,可作者依然写得生动精彩、情趣盎然,关键是抓住了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地展露在读者面前,细致入微、富有个性的心理描写功不可没。
 
科学的也可以是生动的
    【精段示例】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动物们发现。(《大雁归来》)
  【阅读提示】
  和一般说明文不同,文艺性说明文讲究用生动的文笔表达科学的内容。上面这个语段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运用拟人手法,让大雁春回的欢乐鸣叫和寻找食物的情景,洋溢着可爱的灵性和可贵的人性,流露出融入自然、呵护自然的真挚情感。
  【语段仿写】
  片段一:在温暖的阳光底下,我们的“森林医生”扇动着翅膀,在天地间画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唱着愉快的歌儿扑进了森林的怀抱。她虽然没有仙鹤的身姿和百灵的亮嗓,但却具有可以抗击巨大冲击力的得天独厚的头部。她用坚硬的尖嘴,锲而不舍地飞快地敲击着无数的树木,把它们保养得健康蓬勃,也为人类除虫灭害。所以,树们和人们都很爱她,把她视为值得尊敬的功臣。(席昕《啄木鸟》)
  片段二:我的奥运屏风上设计了一幅“福娃竞技”的雕刻。漂亮的鱼儿贝贝全神贯注正要跳水,神气的熊猫晶晶严阵以待准备摔跤,兴奋的羚羊迎迎志在远方即将起跑,而轻盈的燕子妮妮跃跃欲试即刻就要起跳。整个雕刻既表现了人类的体育精神,又巧妙地传达出“北京欢迎您”的真挚热情。
  (莫安《北京奥运的迎宾屏风》)
  片段三:夏伴随着春的离去悄然来临。当你漫步于田埂荷塘时,会看见一丝娇嫩的绿,再过几日,又会发现些许动人的粉红。初生的荷叶如一个羞涩的女孩,胆怯地伫立在天地之间,又新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日出月落,风吹雨淋,芳菲尽逝,绿肥红瘦,她终于亭亭净于水之一方,成为笑傲尘世的圣洁风景。
  (陶亮《荷花》)
  【技法点拨】
  1.内容要保证科学性。啄木鸟之所以特别善于敲击树木,是因为其头部结构使其耐于抗震;奥运福娃之所以分别参加不同的竞技项目,是因为它们各自的习性适合于不同的运动要求;荷花的姿态之所以前后判若两人,也是自然条件的变化造成的。科学的才是本质的,而本质的才是作者提供给读者的正确的和准确的印象。
  2.笔法要追求生动性。啄木鸟啄木的形象、福娃比赛的神态、荷花圣洁的姿态之所以表现得生动传神,一方面得力于细致的描写,一方面又得力于拟人手法的运用。我们既然能够让说明的内容是科学的,为什么不能让科学的面貌是生动的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科海泛舟》练习题
写作指导《科海泛舟》ppt课件(24页)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ppt课件(77页)
综合性语文学习——《科海泛舟》教辅资料及图片
“科海泛舟”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结
作文开头技法ppt课件(45页)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案6
《科海泛舟》手抄报(1张)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学反思(3篇)
以水为话题的作文指导及范文点评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ppt课件5
《科海泛舟》写作指导说课稿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案及例文
话题作文开头方法ppt课件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ppt课件4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ppt课件3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案3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案2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案1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ppt课件2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教学参考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