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钥匙》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6-01 |
《生命的钥匙》教案 (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理清行文思路,探讨生命钥匙的涵义,启发学生写作
二、教学重难点:探讨生命钥匙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埃及的《生命的钥匙》一图切入,据说谁把握了这把“生命的钥匙”,谁就能开启复活重生之门。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谁找到这把《生命的钥匙》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由杨克江先生写的《生命的钥匙》。
(二)速读课文,探讨生命钥匙的涵义
1.作者找到了生命的钥匙吗,如果有找到,那是一把什么样的钥匙?
2.作者没有找到,那么谁找了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他们是否是另一意义上的重生呢?
4.为什么我们很难找到?
5.作者说哪里的人可以没有那么的迷茫,诱惑和烦恼呢?
6.虽很难找到,但作者告诉我们应如何接近,对待这把《生命的钥匙》呢?
上述问题可能涉及的文字及说明,分别如下(加粗加底线为课堂重点分析字词):
1. “到了那一刻,我们才算真正感受到了活着的美好、乐趣和价值。才真正找到了通往生命殿堂大门的钥匙。”
2. 莫扎特、贝多芬、达芬奇、甘地、毛泽东等,还有第八段的惠斯勒、牛顿、居里夫人等,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无一例外的都是活得最单纯的人。单纯是由于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智慧和精力高度凝聚倾注于一点。(板书:单纯)
3.获得了重生之匙的人,是那些肉身消失了,精神却永恒的人。
4. “作为凡夫俗子,我们的生命只所以浑浑噩噩、黯然无光、平庸无为,就在于我们有太多的杂念、诱惑和欲望,从而使生命迷失了真性,失去了本色。”
“生活在现代社会,那没完没了纷至沓来的凡尘琐事,象藤蔓蛛网似的时时纠缠着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身为现代人我们最大的感慨是活得太累,生存压力太大。究其根源:是对物质占有欲上永无止境的贪婪。使现代人迷失在名和利的死胡同里。”(板书:杂念)
5. “这时我倒真羡慕起那个单纯快乐无忧无虑的爱斯基摩人,他们永远生活在一蓝如洗的碧空下,呼吸着最清纯的空气。他们之间没有利益冲撞,没有那么多的迷茫、诱惑和烦恼。”
是人,就有杂念,世上根本不存在世外桃源。但我们不能放弃对它的追求,“人,当诗意的栖居。”
6. “有一天当我们静下心来对自己的生命做一次全方位的审视和观照。从而找到一条开发自己生命潜能的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
“如果想让生命这棵大树傲岸挺拨、巨木参天,就要象园艺师那样,不断地把那些旁逸斜出的多余枝条剪掉。”
“在这纷繁杂芜、变幻莫测、歧路丛生的人世间,一件东西一旦丢失,想找回来谈何容易。命运中有一种错误是只能犯一次的。”
归纳出“审视,反省,珍惜”三个关键词。
(三)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写作。
1.作者对生命钥匙的探讨是由何事而起的呢?钥匙之多,体现在何处?
2.文章是在哪一段中将生活的钥匙和生命的钥匙联系在一起的?
上述问题可能涉及的文字及说明,分别如下(加粗加底线为课堂重点分析字词):
1. “那天在朋友家喝了些酒,回到家门口准备开门时,醉眼朦胧中,那一串熟悉的钥匙在我眼前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我极其耐心地把所有钥匙逐一挨个试了一遍,门仍打不开”
“一看到钥匙那庞大的数量”, “有的若新发于硎、粲然悦目,有的布满了汗渍锈蚀、揣摩得棱角模糊” 。
“待到醉意驱散神志清醒时,我仔细审视起这一串伴随我多年的钥匙。”
作者善于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关注生活的细节,对我们写作有很大的启发。
2. “那神圣的一刻:生命的大门的一角轻轻开启——一道天光从云层深处破空而来,神谕昭示、天机乍泄。”“上帝也发出了轻轻的叹息”
“生命的大门”需要“生命的钥匙”,即点题。“叹息”为“赞叹”之义,本段作者赞美了“生命钥匙”的神圣。(板书:生活的钥匙 繁多 简单)
(四)所得所思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何启发?
2.你同意作者的全部看法吗,如有不同,你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示例:作者说:“到了那一刻,我们才算真正感受到了活着的美好、乐趣和价值。才真正找到了通往生命殿堂大门的钥匙。”
我们要做到像那些伟人般伟大,几率很小,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很难真正感受到了活着的美好、乐趣和价值?
(五)布置作业
1、学习本文之后,写篇对生命的感悟的小文,字数题材不限。
2、《课课练》作业完成。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