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从军行》教案2
作者:陈玉良88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2-06


从军行
主备人:李明                               复备人:董作翠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理解本诗的技巧和特点以及勇于报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诗眼和意象及技巧
教学难点:以少胜多的构思
教学方法:美读品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这首诗是借乐府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
二、评讲
赏析全诗:
(一)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最后抒怀)
(二)首联:
1.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3.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4.发端警竦
(三)颈联:
1、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为什么用典雅、庄重的词语?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2、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与“龙城”相对烘托了怎样的氛围?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3、赏析“绕”字。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4、“牙璋”才“辞凤  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
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
(四)颔联:
1.作者是怎样做到“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的?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我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声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声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人描写战争的手法?
绘声绘色,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
(五)尾联:
颔联反跌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四、布置作业:
    1.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2.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五、板书设计:
 
从军行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军行七首(其四)》ppt课件2
《从军行七首(其四)》ppt课件1
《从军行七首(其四)》教案1
《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白《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白《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题)
《从军行》ppt说课课件
《从军行》说课比赛稿
《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题)
《过零丁洋》《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
杨炯《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雁门太守行》《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从军行》《渔家傲·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使至塞上》《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题)
王昌龄《从军行》ppt课件(15页)
古诗二首《从军行》《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教学设计2
古诗二首《从军行》《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教案1
陈羽《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
《从军行(其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两首《从军行》《塞下曲》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从军行》《塞下曲》教案1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ppt课件(24页)
王维《从军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ppt课件3
《古从军行》教案1
《从军行》教学设计4
比较阅读《从军行》导学案
杨炯《从军行》练习题
唐诗五首《山居秋瞑》《从军行》《登高》《石头城》《锦瑟》教案2
《古从军行》mp3音频朗读
《古从军行》ppt课件2
《从军行》教案3
《从军行》《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学案
《从军行(其四)》ppt课件3
李颀《古从军行》ppt课件1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和译文
《古从军行》诗歌鉴赏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ppt课件2
杨炯《从军行》赏析
杨炯《从军行》ppt课件
《从军行(其四)》教案1
绝句三首《从军行》《过华清宫绝句》《塞下曲》教案1
杨炯《从军行》mp3音频朗读
《从军行(其四)》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