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王顾左右而言他》表格式教案(2课时)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4-05


闸北二中   初一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执教人:____丛艳丽_______
执教日期:2010年5月19日
教学课题
王顾左右而言他
课时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了解古人在应对中“闪避”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情境进行灵活应对的能力。
重点
使学生理解善于劝导、巧于对答的交际艺术
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的应变思维,使其懂得学以致用,根据具体交际对象和交际情境进行灵活应对。
教学练习设计分层
 
教具
 
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对答艺术
绿色教育结合点
应变思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本单元选取了春秋战国时期五篇论辩性的文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王顾左右而言他》,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从中亦可见其说理特色。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 —— 前289)  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最著名的论点是:“民贵君轻”。
二、 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结合课文注释,读懂文章内容并翻译。
三、 学习类比说理的技巧
1、 孟子提出的三个问题相互之间有关系吗? 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前两个都是小事,且不涉及王自身的好坏是非,使王毫无防备,很爽快地回答了,这时他已落入孟子预设的圈套,随后的第三个问题直奔主题,朝向王自身,这才是目的所在!而这三个问题所提到的人的行为主体都相似——不负责任!
2、 类比说理法
三个问题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外到内,层层类推,这种说理方法,我们称之为“类比法”。所谓类比,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前提是“类”。即所涉及的对象是同一类事物,有可比性。
四、 了解古人对答的技巧
1、分析《王顾左右而言他》内容,了解“闪避”技巧
a.为什么前两问回答了,第三问没回答而言他?——因为按前面提问回答的思路,最后一问如答,答案应为“免之”。齐宣王猛然醒悟过来:孟子是朝着自己来的!但为时已晚,自己已陷入孟子所设圈套,进退两难了。于是他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假装糊涂,扯开话题,紧急刹车,巧妙脱身。
b.王在此用的是应对中的什么技巧?——闪避。
2、你能举出关于“闪避”的其他例子吗? 
3、 小结:怎样做到巧妙“闪避”?(运用模糊语言,避实就虚)
五、 创设情境,讨论交流
设想一年后,你在应聘面试时,主考官问:“你认为你人生历程中最大的失败是什么?”你不愿意直接回答而又不能拂袖而去时,你该如何巧妙“闪避”?
板书:
《王顾左右而言他》
                        朋友冻馁其妻子→→弃之
                         士师不能治士→→已之        类比
                                按理
                          四境之内不治→免之
                                  闪避
                                   言他
课后小结
 
 

 

闸北二中   初一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执教人:____丛艳丽_______
执教日期:2010年5月21日

教学课题
王顾左右而言他(2)
课时
2
 
 
 
知识与技能:
 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积累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古人在应对中“闪避”的技巧。
 2、巩固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情境进行灵活应对的能力。
重点
使学生理解善于劝导、巧于对答的交际艺术
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的应变思维,使其懂得学以致用,根据具体交际对象和交际情境进行灵活应对。
教学练习设计分层
 
教具
 
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对答艺术
绿色教育结合点
应变思维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一、解释词语:
1、孟子谓齐宣王曰(        )
2、有托其妻子于其友(           )(         )
3、而之楚游者(       )
4、比其反也(         )(         )
5、则冻馁其妻子(       )
6、弃之(        )
7、士师不能治士(        )
8、已之(     )
9、王顾左右而言他(      )
二、句子解释:
1、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2、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3、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4、 王顾左右而言他。
三、内容理解:
1、孟子提出了三个问题,分别从            、           、                三个角度设问,从中可以看出孟子是个               的人。
2、齐宣王在回答孟子的问题时,前后的变化是                               ;
变化的原因是                                           
3、孟子发议论先从替朋友照料家眷的事说起,这种先从具体事例来说理的好处是
                                                                                 
四、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一书,作者是      (朝代)的思想家           ,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也因此把这一学派的思想称之为“     ”之道。
答案:
一、解释词语:
1、对……说;2、寄,托付;妻子和儿女;3、到……去;4、等到;同“返”,回来;5、饥饿;6、抛弃,此指绝交;7、古代的司法官;8、止,这里指罢免;9、四顾,环顾。
二、句子解释:
1、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出游楚国去了。
2、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
3、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
4、齐宣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三、内容理解:
1、对待朋友的委托、士师管理下属、国君治理国家;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意到即可)
2、前面回答非常干脆,似不加思考;回答第三个问题时,采取避而不答的对策,并转移话题。 因为明白孟子问题是针对自己而来,所以转移了话题,不做回答。
3、能够让读者直观的了解,并通过具体的事例明了作者的观点。
四、常识填空:
孟子 战国   孟子(轲) 孔孟
 
课后小结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王顾左右而言他》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王顾左右而言他》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顾左右而言他》教学设计3
“我心中的孟子”写作指导及范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预习学案
《王顾左右而言他》复习练习
《王顾左右而言他》知识点汇编
《王顾左右而言他》复习指南
《王顾左右而言他》知识点
《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及译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复习资料
《王顾左右而言他》ppt课件3
《王顾左右而言他》复习学案
《王顾左右而言他》《庄子钓于濮水》《公输》复习练习
《王顾左右而言他》《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练习题
《王顾左右而言他》复习练习题
《王顾左右而言他》ppt课件2
《王顾左右而言他》同步练习
《王顾左右而言他》教案2
《王顾左右而言他》wma音频朗读
《王顾左右而言他》ppt课件1
沪教版《王顾左右而言他》教案1
《王顾左右而言他》赏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