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科里亚的木匣》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10-06


学情分析:
《科利亚的木匣》写了科里亚埋木匣、挖木匣,并受到启发的经过。其中,挖木匣是理解感悟的重点内容。课文的语言特色是叙述比较平实。文本的表达特色有三,一是叙述的比较有条理,如:全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科里亚埋木匣的经过,挖木匣时科里亚的思考都写得很有条理。二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了一个道理。三是写妈妈埋木匣、挖木匣为科里亚的做法埋下伏笔。学生对课文的背景并不了解,课前要布置学生查找资料进行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2.学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复述。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这节课,让我们认识一个可爱的男孩科里亚,走进他的故事。他有一个木匣,里面有什么秘密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放开声音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注意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2.一边读一边再次思考预习时不懂的问题,看能否在这次读书时联系上下文读明白。
检查交流:
1.认读生字词,重点指导“盛和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匣”字学生容易读成“甲”,再次强调。
2.课文讲了科里亚和木匣之间的什么事?(引导学生说清楚,说通顺,相机板书:埋木匣、挖木匣)
3.课文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
相机板书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当时解决,比如:写作背景,可以把苏联的卫国战争进行简单介绍。还有一些联系上下文能够解决的词语,简单的问题等。预设的问题有:科里亚怎么挖木匣的?第一次挖和第二次挖之间他是怎么思考的?从这个故事中科里亚懂得了怎样的道理,你呢?
三、品读感悟,明白道理
(一)略学“埋木匣”(课文第1-3自然段)
        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师引导理解:科里亚穿上冰鞋可以做什么?小斧头,小手锯可以用来做什么?其他小玩意儿可能还有什么?对于五岁的科里亚来说,这些好玩东西是什么?(宝贝)这个小木匣也可以称作他的?(宝匣)
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师引导理解:哪些词语写出了科里亚的动作?你模仿着来做一做,说说透过科里亚的动作,五岁的科里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细读“挖木匣”(8――14自然段)
过渡:科利亚埋好了木匣后跟随家人远走他乡,苏联人民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赶走了德国法西斯的军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科利亚终于可以回到家乡了,这时他几岁了?和五岁的时候有什么不同?请大家默读4-12自然段,用笔划出科里亚两次挖木匣的句子。
科里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有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又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科里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1.再仔细读一读,看科里亚的两次挖木匣有什么不同?
(结合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次科里亚走了十步,第二次走了五步;第一次是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他又朝左边挖,又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第二次是挖了不多一会儿就找到了木匣子。)
2.科里亚第二次准确地找到了埋木匣的地点,挖出了木匣,他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9-11自然段,看你能读懂吗?
如果你读懂了科里亚的想法 ,请你举起手,老师要采访你:
科里亚,当你左挖右挖就是挖不到小木匣的时候,你心里感到?
当小伙伴认为你的木匣被敌人挖走的时候,你为什么肯定你的小木匣没被敌人挖走?
科里亚,你为什么要量五步挖木匣,而不是十步呢?
3.放开声音读8-12自然段,想像科里亚的动作,语言,神态,把他心情的变化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好科里亚第一次挖不出时的纳闷,想出原因时的喜悦。
(三)感悟道理(13自然段)
齐读第十三自然段,感悟科里亚从这件事情中懂得的道理。(抓住不光……还,还有反问句来进行理解。)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检查作业。
              仍然  果然
  昨天天气预报有雨,今天(     )下起雨来。
  昨天他感冒了,今天(      )坚持来帮王奶奶做家务。
二、理清脉络,练习复述
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喜欢科里亚吗?想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和朋友听吗?你觉得把故事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你得讲的怎么样?
那么要达到大家刚才说的这些啊,我们就得弄清课文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记住大致内容才能把故事讲得完整。然后呢,再仔细看作者怎么写的,才能讲得清楚,讲得生动。当然,讲故事不是背诵课文,不需要原话照说,但你得把课文的内容说清楚说生动,让人家才能听懂,才愿意听你讲,是不是?
好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每个自然段大致讲了什么?
自己练习复述课文。
指导学生按顺序说,说清楚,说生动。
三、拓展练笔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这是科里亚挖完木匣以后的感受,那么你呢?请你回忆五岁的你和现在的你相比,你有哪些变化?你的什么步子在逐渐变大?先自己说一说,再同位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写下来
四、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为了能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分析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上课开始,我提出了两个问题:1、文章围绕题目“科利亚的木匣”写了哪几件事?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这几件事的? 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快理清了思路,学生纷纷回答:“文章围绕题目写了三件事: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文章是按照是时间顺序” 来写的。我就围绕这几件事说起,和学生们一起进行了朗读,探究、赏析。其中有适时的朗读指导,小组讨论,全班质疑。课文进行到13段的时候,孩子们的思维到了最高点,他们对“我们周围有什么在时时发生变化”这一问题进行了现身说法。有的说自己身体越长越高,有的说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多,有的说植物每年都在变化,还有的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看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能够用发展的眼观看待周围的一切了,这就是文章的促使他们成长的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写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4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一个粗瓷大碗》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2
《一个粗瓷大碗》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一个粗瓷大碗》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8个单元字词盘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案1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说课稿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案1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实录片段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2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一块奶酪》导学案2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识字表
《一块奶酪》教学反思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5
《科里亚的木匣》说课稿
《科里亚的木匣》ppt课件4
《科里亚的木匣》ppt课件3
《科里亚的木匣》ppt课件2
《科里亚的木匣》ppt课件1
《科里亚的木匣》教案3
《科里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
《科里亚的木匣》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