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11-26 |
第五板块:古代诗歌鉴赏(共8课时) 第1——2课时 高频考点整体感知 一、考向分析 考点 统计 高考试卷 考题 作者 体裁 考点 分值 11年浙江 《出塞》 纳兰性德 清词 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7分 10年浙江 《定林》 王安石 宋诗 思想内容、表达技巧 6分 09年浙江 《雪中看梅花》 王旭 元词 形象、思想内容、表达技巧 6分 二、命题分析 通过上面三年阅卷分析可以看出,古诗歌阅读在浙江卷中呈现如下特点: 1.近三年考点相对集中,主要考查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 2.考题在命题时一般为单一考点命题,难度不大; 3.命题材料广泛,既有传统的命题热点选材宋诗,也有元词、清词等冷门选材,这正体现了浙江选材不拘一格的命题特点; 4.2011年分值增加到7分,体现了命题者重视古诗歌鉴赏的思路。 三、高频考点整体感知 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要求考生把握诗歌中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三种形象,即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人物形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景(诗歌中描写的景象及景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物(诗歌中描写的物象及物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高考对诗歌形象的考查可分两大类型: 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物象 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的形象。 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 | |
| 标题: |
201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 |
| 文件大小: |
25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