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中学例文 >>
郭黛姮《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原文阅读
作者:郭黛姮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2-14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郭黛姮

阅读提示。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这些建筑的制式有些彼此相近,如厅与堂、楼与阁、亭与轩,要说得清楚,确实不容易。作者抓住各种建筑功用、制式上的特征加以说明,给人以清晰而具体的印象:厅典雅端庄,堂严整瑰丽,楼体型不一,阁造型吝异,亭形式多样,榭傍水而立,轩轻盈疏朗。

    作者在说明每种建筑时,抓住建筑形式取决于功用这种内在联系,先说功用上的特征,再说建筑形式上的特征。文章又将制式相近的建筑安排在相邻的位置,有利于读者从比较中把握它们各自的特征。

阅读时,可边读边摘录出各段文字中说明建筑特征的语句,再比较一下制式相近的建筑有哪些不同处,看看每种建筑有什么特征。

 

 

    我们祖国的建筑,具有久远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我国古代宅第和园林建筑,逐步形成了多种类型,它们各有特点,具有比较固定的制式。人们常常提到的有厅、堂、楼、阁、亭、榭、轩等。这里仅就这几种建筑作些简单的介绍。

 



 

    厅在古典园林或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用来会客、宴请宾客、观赏花木,需要用较大的室内空间来满足接纳众多宾客的要求,因此,在建筑群中,厅的体量往往是最大的。门、窗等装修也是最考究的。厅的造型典雅端庄,前后多置花木、叠石,使人们在里面就能够欣赏园林景色。有些厅四面都开门窗,称为“四面厅”;有些厅由前后两幢长方形房屋并在一起,以增加进深,扩大室内空间,但两幢房屋的结构又常自成体系,称为“鸳鸯厅”。还有一些厅当中少用几根立柱,代之以自梁悬吊的木雕花篮,这就是江南园林或住宅中所特有的“花篮厅”。

 



 

    堂常常是对居住建筑群中正房的称呼。它是长者居住的地方,也常作为举行家庭重要庆典的场所。在离宫型园林中,供居住用的那一部分建筑也往往称为堂。如颐和园内光绪居住的四合院正房名为“玉澜堂”,慈禧居住的四合院正房名为“乐寿堂”。一些文人、士大夫喜欢把自己宅第的正房叫做堂,如“世伦堂,,“秉礼堂”“慎德堂”等等,以标榜其风雅和有德。堂多位于居住建筑群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整修瑰丽,一般作两坡悬山、硬山屋顶,偶有用歇山顶的。室内往往用隔扇、屏门、落地罩、博古架、太师壁等分隔空间。

 



 

    “重屋曰楼”,这是古人常说的一句话。从古代建筑实例来看,这“重”字不限于两重,二层以上的就可称之为“楼”。楼有很广泛的用途,在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作为商业建筑的茶楼酒肆;在明、清的住宅和园林中有作为卧室、书房和观赏风景的楼,如“见山楼”“明瑟楼”“听橹楼”等等。古代建筑中还有许多不同于前者的楼,如汉画像石所刻的大住宅旁的“望楼”,北宋在汴梁城中所建监视火警用的“望火楼”,古代城防工程中的敌楼、城楼,许多古城中的钟楼、鼓楼。它们虽然很高,但多数不是“重屋”,下半部有的以木构架支撑,有的是夯土台或城墙。楼的体型繁简不一,人们常见的钟楼、鼓楼、城楼是较简单的型式,历史上曾出现过体型非常复杂的楼,如宋画中的黄鹤楼。类似这样的建筑今天已不多见,仅山西省还幸存有明、清所建的万泉飞云楼和介休玄神楼,是极宝贵的遗构。

 



 

    阁在古代往往是对收藏贵重文献的建筑的称呼。历代的寺院中常可见到“藏经阁”这样的名字;汉代陈建有藏书的“天禄阁”“石渠阁”;清代乾隆皇帝为收藏四库全书专门修建类似国家图书馆性质的“内廷四阁”,即北京故宫的“文渊阁”,沈阳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这四阁的建筑型式均仿宁波私人藏书的“天一阁”,做成长方形平面,两坡硬山顶,二层楼,阁的正面满开门窗,其余三面都是实墙。

    阁在园林中是作观赏风景用的建筑。例如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命名用了“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诗的意思,表明建它是为了欣赏荷花。

    在一些宗教建筑群中,供奉高大佛像的多层建筑也被称为阁,如辽代建筑的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明代建筑的广西容县“真武阁”,清代建筑的承德普宁寺“大乘阁”、颐和园“佛香阁”等。它们的平面有长方形、凸字形、八角形,立面造型挺拔庄重,是中国多层木构建筑的代表,其中“大乘阁”在现存木构建筑中高度居第二位(39米多),“佛香阁”高度居第三位。

 



 

    亭是我国园林中几乎不可缺少的建筑,无论公园、私园,大园、小园,古园、今园,都可找到亭子。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名篇描写了亭子,至今脍炙人口。亭既是供游人在内停留小憩的得景建筑,又是供游人自外观赏的点景建筑。例如苏州拙政园西部的“补园”,本来是另一家的园子,园内小山上有一座“宜两亭”,这个亭名据说寓意是“一亭宜作两家春”。登上这个亭子,就可以饱览两园春色。由于亭子是点景建筑,人们对它们的体型推敲得更为细致,总是力求完美。匠师们依据它们所处的不同自然环境,常把它们的平面设计成三角、四面、六边、八边、扇面、圆形、梅花等不同的形式,供人们欣赏。

 



 

    东汉末年刘熙著的分科词典《释名》中说:“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这个解释点明了榭的含义。榭也属于园林中的得景建筑。它的突出特点是建在水边,往往从岸上延伸到水上。榭多是长方形或近于 方形的单层建筑,结构轻巧,立面开敞,常用歇山屋顶。跨水部分由立在水中的石构梁柱支撑,临水的一面多不设门窗,而置带弓形靠背的坐凳栏杆,供人凭栏而坐。典型的实例 如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榭”,网师园的“濯缨水阁”,颐和园里谐趣园的“饮绿”“洗秋”等都是。

 



 

    轩是古典园林中观赏性的小建筑,也是起点景作用的,但在轩中往往陈放简单家具,供人们饮茶、下棋、鉴赏书画使用,这是和亭不同的地方。轩可以露在水边,也可以隐于半山,建筑布局较为自由,风格也多轻盈疏朗。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和颐和园的“写秋轩”,代表了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中轩的不同形式。

    轩还是江南民间厅、堂等建筑中天花板装修的名称。这是一种以弧面 向上凸起的天花板,表面显露出一条条假椽,可以在两排纵列的柱子间形成一个单元。一座厅内如在进深方向设五列柱子,则可出现四个单元,称为“四轩”。假椽弯曲的曲线形式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弓形轩、菱角轩、鹤胫轩等。

 

    上述几种建筑,从它们的用途与建筑形式看,有些是彼此相近的,例如厅与堂,楼与阁,亭与轩。因此有些园林建筑往往把名称搞混,如拙政园的主厅被称为“堂”,有些私人的藏书建筑,往往被称为藏书楼。也有些建筑则由于文人士大夫随意题名,把厅、堂类型的建筑称为轩、馆,如苏州留园的“五峰仙馆”“林泉耆硕馆”,怡园的“藕香榭”,网师园的“小山从桂轩”等,实际上都属厅一类的 建筑。这种称呼往往使人们不易把握 厅、堂、楼、阁的确切含义。

    今天,对建筑的称呼,有的还保留着传统的含义,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人民大会堂的“堂”就跟乐寿堂的“堂”大不相同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同步训练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学案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导学案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ppt课件4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练习题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教案4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教学设计3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教案2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教案1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ppt课件3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ppt课件2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