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3-25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和课文的三个分论点。

2掌握课文中主要的修辞手法和重要句子的理解。

3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音乐之美,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想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听歌了。的确,人离不开音乐,开心时需要音乐来宣泄心中的愉悦之情。悲伤时需要音乐来抚慰心中的伤痛。孤独时需要音乐来陪伴。喧闹时需要音乐来宁心。那么音乐是什么呢?谁能给它来下个定义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往听音乐的感受来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学生讨论。

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音乐家陈刚是怎样来理解音乐的。

二作者介绍

陈刚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如果我说出他创作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他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作曲者之一。(就是通常所说的〈〈梁祝〉〉)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这首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曾先后荣获五次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他的作品以浓郁的民族祖宗情调和丰富的当代作曲技巧巧妙地融合而见长。

    (如有多媒体教室,则用课件中的〈〈梁祝〉〉来导入到作者的介绍)

三分析一二两段

1作者是不是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很肯定的提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

明确:没有。作者用了两个问号:音乐是什么?我---懂吗?

      作者不急于解释“音乐是什么?”而回答“我—懂吗?”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当然,哪有音乐家不懂音乐之理!”这里用了反问句强调“我懂”!“可”字一转,解释为什么怀疑自己懂音乐。使作者“困惑”、“糊涂”的问题,是“理论家”对音乐的“分析”,把音乐变得“僵硬、枯干和不可亲近了”。“冷冰冰的解剖刀”这个巧妙的比喻使人感到“理论家”的分析“冷酷、无情,貌似科学,其实完全违背了音乐的基本规律。作者认为,那种僵硬、枯干、不可亲近的“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至少不是他心目中的音乐。

2那么作者认为的音乐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音乐就在你心中。在否定别人的理解之后,引出自己对音乐的正确理解。这句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四分析乐为心声

1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3——5段,回答作者为了说明音乐就在你心中,分几个方面来论证?

明确:三方面。分别是: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

2请一学生朗读第一段。为什么说“乐为心声”,这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

明确:作者是从三方面来论证的:

第一:音乐“象雷电一样,一闪间劈开你的心扉,让你的心颤抖,让你的心沸腾,让你的心苞绽开朵朵鲜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音乐对听众的影响。这句话用雷电在人们心中引起的反应来比喻音乐对听众的影响,形象地说明美好的音乐能激起人们的感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正是表达音乐家真情的艺术。越是好的音乐越能感动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寂静的夜晚独坐,放一支曲子,任由心情随着暗夜中浮动的弦乐起伏,或者快乐,或者悲伤的往昔片段在乐声中清晰地浮现眼前,此时我们很难分辨,这分感动究竟是来自音乐,还是源于我们的内心。但是有一点是清晰的,音乐诉说的正是我们的心声。

我常常会在自己开心或难过的时候去选一首能表达我当时心情的歌曲。也往往是那些真情动人的歌曲,让我难以忘怀。有时翻出老唱片,听着熟悉的旋律响起,自己也好象回到了那个时代。相反,那些不是出自真情的歌曲很快就会被人所遗忘。(举例那些政治色彩很浓的音乐)有些怀旧歌曲为什么能百唱不厌也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音乐,它可以“捕捉到一些快乐的影子、悲伤的痕迹;听到严酷的命运之门被沉重地敲响;嗅到从绿色田野上飘来的幽香。。。。。。”这句话引自什么地方?这样引用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出自朱俊的〈〈仰视音乐〉〉,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来形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音乐作品可以叙述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也可以反映风俗生活,可以描绘自然风光;也可以抒发人们的各种感受和各种思想感情。作者所引用的语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音乐作品的表现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第三:“情动于中而形于声”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什么是中?什么是声?

明确:“中”指内心,“声”指音乐,这句话的含义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就成为动人的声乐或器乐。这句话出自〈〈礼记。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原。作者这里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方法。用这句话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了真情,才有美乐”,不仅揭示出“音乐是什么”的答案,而且照应了本段开头的“乐为心声”的分论点。

音乐是中表情艺术,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表情性是音乐最主要的特性,“乐为心声”说出了音乐的这一主要的特性。托尔斯泰曾经说“音乐的表情性在生活中是经常可以体会到的,如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之后泪湿青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泪流满面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最让你感动的歌曲,并作为课后的作业。

标题: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学设计2
文件大小: 7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音乐就在你心中》ppt课件3
《音乐就在你心中》ppt课件2
《音乐就在你心中》ppt课件1
《音乐就在你心中》教案1
《音乐就在你心中》讲课提纲
陈钢《音乐就在你心中》课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