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
季羡林《谦虚与虚伪》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季羡林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7-25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0分)
谦虚与虚伪
季羡林
    ①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②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③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在中国最古的经典之一的《尚书·大禹谟》中就已经有了“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这样的教导,把自满与谦虚提高到“天道”的水平,可谓高矣。从那以后,历代的圣贤无不张皇谦虚,贬抑自满。一直到今天,我们常用的词汇中仍然有一大批与“谦”字有联系的词儿,比如“谦卑”、“谦恭”、“谦和”、“谦谦君子”、“谦让”、“谦顺”、“谦虚”、“谦逊”等等,可见“谦”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
④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什么叫“真诚的谦虚”?什么又叫“虚伪的谦虚”?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⑤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这有时会很危险的。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⑥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
⑦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选自《半月选读》)
21.“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这是从文中抽取出的一句话。将其还原,正确的位置是(      )(2分)
A.①②段之间    B.②③段之间    C.③④段之间    D.⑥⑦段之间   
22.对第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谦虚的分寸很难。
B.东方人出于礼貌的自谦不能为西方人所理解。
C.在西方没有中国所谓“拙作”或“拙文”的概念。
D.西方人强调必须说真话,而东方人却不是这样。
23.第⑥段论证的是什么内容?举康有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4.请你从身边的生活中举一个具体的实例解释“谦让”这个词。

                                                                               

答案:

 

   21.C(2分)
    22.D(2分)
    23.真诚是谦虚的第一标准。(1分)
举康有为的例子论证“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往往不能进步,这从反面证明了真诚是谦虚的标准,真诚谦虚使人进步。(2分)[
24.要点: 谦虚地推让或退让。(3分)
示例:放学了,初三的我和高三的他相挤在校门口,他礼貌地避止,请我先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季羡林《我爱北京的小胡同》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来自南极的植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厦门质检)
《希望在你们身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雾》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季羡林《海棠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老猫》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登庐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美学研究的根本转型》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忘》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季羡林《幽径悲剧》阅读练习及答案(高中题)
季羡林《表的喜剧》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三思而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忘》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论压力》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槐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清塘荷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神奇的丝瓜》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雾》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一个永恒的教书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二月兰》赏析
季羡林《知足知不足》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园花寂寞红》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羡林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