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小小说两篇《界碑》《小巷》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0-08


12小小说两篇
【教学目的】
1.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平凡人们对祖国的深情厚意,给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2.学习两篇小小说刻画人物的不同手法。
3.体会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如何服务于主题的。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朗读,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故事梗概。
3.复述故事(人物、情节、环境)
《界碑》;一个边防站长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巡查界碑的故事。
《小巷》:一条窄窄的小巷的变化:由黑暗变得光明,由被遗忘变得人来人往,实际是写在小巷深处一群被人遗忘的瞎子用学成的按摩术为人们治病的故事。
三、精读: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界碑》,勾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人物刻画,进行旁批,注明环境描写的特点及其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注明人物刻画的特点及所表现的人物精神品格。
2.自批、分享、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提炼与整合。
《界碑》:一个边防站长,一个平凡的军人承担着对祖国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然环境:冰峰雪岭、苍苍茫茫、广阔无垠
外貌、心理、动作——精神:甘于奉献,对祖国深挚的爱,对人民强烈
的责任心、使命感
     《小巷》小巷环境的“变”:潮湿、阴暗、荒草漫生、冷落——光明、拥满了人
一群瞎子的“变”:无声无息,光明对他们不存在,被人遗忘——
                 学成按摩术为人们治病(默默奉献的精神)
四、探讨:
1.《界碑》的题记“但愿它不是真实的”怎么理解?
2.怎样理解《小巷》结尾部分关于“灯”的一段对话?
3.读了两篇小小说,你对生命价值有什么新的领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小小说两篇《界碑》《小巷》教学案
小小说两篇《界碑》《小巷》ppt课件
小小说两篇《界碑》《小巷》教案及练习
小小说两篇《界碑》《小巷》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