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诗词鉴赏 >>
崔涂《除夜有怀》赏析
作者:崔涂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2-08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韵译】

巴郡巴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

山峦错落,大雪下到更残漏尽;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

我与骨肉亲眷,不觉渐离渐远;只有身边僮仆,跟我越来越亲。

漂泊生涯之苦,怎么经受得了?除夕一过,明日又是新年新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避乱流离巴蜀,在他乡过除夕的惨淡心情。

诗一开篇,便感叹三巴道路的迢远,感叹与故乡的万里相隔。作者只身流离万里之外,举目无可亲之人,生活的艰辛,生命的危险,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在这样的处境中过除夕,其心情可想而知。首联虽未涉及“除夜”,却为抒情提供了背景。

颔联切入题面,写除夕的境况。“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住所外面,是覆盖着残雪的乱山;屋里,孤零零的一支蜡烛陪伴着作者。“乱山”“残雪”既是写旅居的环境,也是在烘托作者除夕之夜的纷乱、凄凉的心情。写山用一“乱”字,展现其杂乱的形态,借以写作者诸事纷杂的心态;写雪用一“残”字,既扣住了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心境的凄冷。此二字皆作者匠心运筹、刻意锤炼的笔墨。“孤烛”二字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往年过除夕,合家团聚,虽说生逢乱世,节日清贫,总还是快慰的;如今过除夕,却是独自一人处在异乡,论相伴者,只有无言的蜡烛,而蜡烛又是孤独一支,“孤烛”照孤客,孤客对“孤烛”,物态人情,相互映衬,有力地揭示出作者孤苦的心境。

颈联“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文字虽直朴,道情却非常细腻曲折。在家时,有骨肉相伴,自然感觉不到僮仆的可亲之处;如今飘泊在外,与骨肉远隔,衣食住行,论事谈心,都和僮仆在一块儿,这才发现僮仆的重要,感情上和他亲密起来。对僮仆感情的转变,固然是好事,但这也暗中告诉我们,作者当时的处境是何等寂寞孤独,生活是何等拮据困窘。作者用笔巧妙,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

尾联归结本诗意旨,言不堪在这飘泊的生涯里过此除夕,想到明日又增一岁不禁愁苦万分。这种结尾统摄了全篇的情感,把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诸多纷杂的心绪归为“那堪”二字,以强化之,又用“明日岁华新”把这些思绪框定在“除夜”,意境鲜明,结构严谨。

全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可谓诗家妙法。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活板》节奏划分朗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译文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原文译文及赏析
崔珏《哭李商隐》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赏析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春风》原文及翻译
陆游《朝饥示子聿》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及译文
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刘因《秋莲》原文译文及赏析
陆游《归次汉中境上》原文及翻译
《山坡羊·潼关怀古》拼音版
《村居》原文译文及赏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译文及赏析
《十五夜望月》原文译文及赏析
《稚子弄冰》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峤《风》原文及翻译
袁枚《荆卿里》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原文译文及赏析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译文及赏析
《敕勒歌》原文译文及赏析
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李白《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其二》原文及翻译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译文及赏析
《静女》拼音版
白居易《南湖早春》原文及翻译
崔涂《除夜有怀》mp3音频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