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综合复习 >>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
作者:何田清水余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1-03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世语新说》两则  共16分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1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约定  行:外出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超过    乃:才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舍弃      去: 离开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 拉     顾: 回头看 
 E、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   内集:    家庭聚会         俄而: 一会儿    
 F、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拟 ___相比___   因    被  
2、按课文默写。4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撒盐空中差可拟__。”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论语十二章》 共20分
1、积累成语 :不亦乐乎 、  三十而立 、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
 饭疏饮水、   择善而从  、 博学笃志   (至少写出四个)4分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每类2个)4分
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6分
①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大家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解释加点词的含义。6分
① 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③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学习   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三、《虽有佳肴》 共18分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9分
1、虽有佳肴(  即使  )          2、不知其旨也( 甘美 )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所以 )    4、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 
5、然后能自反也 (  反省  )     6、虽有至道( 最好的道理 )
7、学学半(  教人  )            8、教学相长也(  增长或促进  )
(二)翻译下列句子。8分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4、《兑命》曰:“学学半。”《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三)本文的中心句是    教学相长    。2分
四、《河中石兽》 共16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 一寺临河干(  靠近  )            ⑵ 山门圮于河(  倒塌  )
 ⑶ 阅十余岁(   经历  )             ⑷ 但知其一(  只  )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 如是再啮         古义:(  这,这样 )       今义:(  判断动词 )
  ⑵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事物的道理 )       今义:( 物理学 )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2分)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5、这个故事阐明了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的道理。(2分)
五、寓言二则  共16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
(1)人皆吊之:   慰问       (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 带领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分之九   (4)其家甚智其子:认为……是聪明的  
(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   亡:丢失   (6)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7)何遽:怎么就      (8) 堕而折其髀 堕:掉落    髀:大腿   
2、《智子疑邻》寓意是 听意见只听正确的,而不能以关系的亲疏持有偏见     。
   出自《塞翁失马》的成语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其寓意是: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或:好事与坏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6分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4分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解释带点的词:6分
舍人相谓曰:(商量 )    我能为之足:( 画  )      遂饮其酒:(于是,就 )  
蛇固无足:(本来 )      子安能为之足:(怎么 )    终亡其酒:(丢失 )
一词多义:4分
足:数人饮之不足 (满足 )                     之:一人饮之有余(代词,酒 )
   我能为之足  ( 脚  )                          我能为之足  (代词,蛇 )
3、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画蛇添足  ,该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我卖弄,弄巧成拙的人。4分

标题: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
文件大小: 27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何田清水余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暑假预习讲义
中考复习: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复习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病句练习题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古诗复习ppt课件(10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1-6单元基础知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名著阅读经典片段
《槐花》《红橘甜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要塞中学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材料—课外文言阅读测试
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默写与名著专题训练
安十九中2015-2016年人教版七年上册古诗文背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ppt课件(21页)
瑞金二中2015届初三下学期第2周周末练语文卷(人教版七上复习检测)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专题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本文言文总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内现代文阅读训练
语言综合实际运用,情景对话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上)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检测(第一、第六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生字、词语注音及解释
期末复习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五六单元字词检测
期末复习之七人教版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字词检测
期末复习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二单元字词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字词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字词ppt课件
纷呈意象铸浓情——人教版七年级(上)诗词欣赏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听写生字ppt课件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练习题(1----3课)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1-3单元字词•检测题
七年级听写大赛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全册生字及成语汇编
初中语文课本古诗词集
回味古典话语的永恒魅力--七年级(上)古诗文复习ppt课件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知识竞赛试卷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文学常识ppt课件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默写过关卷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阅读理解练习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文学常识名著练习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名著阅读与古诗文默写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期文言文专题练习
梅林中学2013年七年级上文言文综合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