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
教学过程: 课间谈话,引入课题
一说到新疆,你会联想到什么?(吐鲁番、葡萄、维吾尔族、新疆舞、冬不拉、大草园、羊肉串……)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联想和交流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西域风情,一说起新疆,我就会想起一座美丽而圣洁的山,板书“天山”,自然,我就会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课件出示图片)。
文章一开头,作者这样写道: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你愿意去看一看吗?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七月的天山,去看看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一)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
齐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导读提示,明确要求
3、自由读文
4、读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5、通过刚才的初读,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从文中你看见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畅所欲言)
6、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初读的感受,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更多感受。
(二)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读中注意抓住作者观察点的变化,可以用笔把这样的词语、句子勾画下来(板书: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2、正如作者所说:“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就让我们骑上马背,从天山之外走到天山深处,看看作者一路上所看到看到了哪些独特的景物,他们都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课文。
交流,板书:
饮马溪边 骑马穿林 走马观花
雪峰
原始森林 野花
溪流
(3)用一两句简短的语言,告诉大家,七月,骑马上天山,你看到了那些景物,可以借助板书。课件出示:七月,骑马上天山,“我”
(4)课文《七月的天山》选被选入时已稍有改动,在《天山景物记》中是这样一个小标题:雪峰 溪流 森林野花,读着这个小标题,这些正是作者在文中重点描写的景物。作者就这样移步换景,写出了这篇令人神往的天山游记。
(二)欣赏景点
第三次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把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多读一读
1、自由读
2、交流:
3、高大洁白的雪峰,飞流直下、气势雄伟的雪水,充满生机的溪流,幽静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色彩艳丽的花海,这就是天山,这就是七月的天山,她有冬天的洁白,有秋天的凉爽,有春天的万紫千红。)
难怪,文章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感慨: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读一读。
((五)移步换景,拓展延伸
1、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那儿有迷人的夏季牧场,有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还有天然湖与果子沟……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作者在《天山景物记》最后这样写道:
朋友,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可真说不完。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不过当向导在我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私心里很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
(三)积累优美语句
天山很美,《天山景物记》也的确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美文,作者丰富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恰如其分的形容更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