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8-10


《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阅读文学经典的意义;

2.掌握阅读文学经典的方法;

3.理解阅读文学经典的教育意义。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如何阅读经典”的提问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2.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课文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读经典);二是阅读文学经典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在作者看来,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明确:(1)阅读文学经典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巴金语)。因为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阅读文学作品的惟一目的是陶冶性情,开拓精神空间,获得精神的自由。(2)阅读经典是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因为经典凝聚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经典作品以及对它们的阅读代代相传。(3)阅读经典是培养“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的保证。只有用前辈人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滋养下一代,才能提高下一代的精神素质,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造福子孙后代。

2.作者提出了哪些阅读文学经典的方法?

明确:(1)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是心与心的交流、感受和体验。感觉、感悟、涌动、冲动是最可贵与最重要的。(2)要感悟作品的语言。语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对语言的敏感和驾驭,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美好的必不可少的方面。语言是有灵性的,只有你认真体会,才会感受到语言的趣味。(3)阅读就是一种发现。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世界的发现,也是对自我精神力量的发现。阅读的魅力就在于对人(他人和自我)的发现。任何别的论述都不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阅读的一切,取决于你自己。

3.作者所提的观点给你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作者对文学经典教育作用的强调,对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的迫切之心和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荡的诚挚情感,却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

4.课文特点。

明确:(1)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相比,卡尔维诺显然更在乎从理论的层面为经典概括细致的定义,钱先生则把经典阅读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比如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强调和重视:“我们抓教育固然要关心教学物质条件的改善,但如果忽略了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人’,那我们就会犯下历史性的错误,而贻害子孙万代。”在现在大多数人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实用与实惠的时候,在“无用”的文学是多么轻易地就被人抛弃的时候,这样发自肺腑的话语不用心去体悟是难以察其深情的。(2)回答问题层次清楚,观点明确。文章非常明确地解决了两个问题: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以及经典阅读的方法问题。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非常细致具体,明确清楚,具有很强的理性色彩。(3)同时,文章又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从而表现出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文章在遣词造句以及句式、语气的选择上都体现了这个特点,这也是钱先生关心下一代教育热烈而恳切心情的自然体现。

四、作业

换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论述不读文学经典的危害。

附:板书设计

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

为什么          怎样读

教育意义──针对性、现实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汝伦《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原文阅读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