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说课稿 >>
《颐和园》说课稿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9-19


《颐和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8课《颐和园》。它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写景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贴切的过渡,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一、说目标
在粗浅理解教材后,我就要确定教学目标。基于课标、基于学情,根据文本内容和表达特点,还有单元导语与课后习题,我制订以下目标:
1、随文自学本课7个生字,重点识认“颐”;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借助过渡句,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意;了解叙述的顺序,理清文路。
3、以各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总而言之,这五条目标的确定都是为了在阅读实践中夯实学生的基本学力,落实听说读写训练。
三、说重难点
根据中段的阅读目标,我把1、理清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明白文章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我把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学法
为了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达到目标,我主要让学生采用朗读法、对话法、想象法、圈划法、背诵法、摘抄法等,来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流程
(一) 导入,整体感知
1、 板书课题(“颐”的左边用红粉笔写,落实它的字形),读好课题。
2、 快速浏览课文,遭到概括介绍颐和园的一句话。引出第一自然段,男女生分读。再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把颐和园的特点浓缩成两个字,随机板书:大、美。
(二) 品读,触摸语言
这是课堂的重难点所在,将文路、教路和学路结合起来。我主要分四步走:
第一步:悟言之有序——在初读中,明白作者记叙的顺序
1、生初读,主要自学有关生字词。
2、我问学生:作者给我们介绍颐和园,是按照什么顺序的?(板书:游览顺序)生读二到五自然段,我再问: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请用波浪线划出来。
3、我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学习交流:
(1)句子——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2)我最后问:你读完这些词句,发现什么?(作者的观察很有顺序——言之有序;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些词句,你能猜到作者着重要介绍的景物吗?请把它们圈出来。(板书:长廊、佛香阁、昆明湖)
第二步:悟言之有物——在细读中,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
1、学习“长廊句子”
(1)找到相关句子。
(2)感受怎么表达?你发现什么?(板书:颜色、长度、美丽)
(3)体会语言:“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意思?(全部是不同的)
(4)我接着问:文中像这样的表达的句子还有吗?找出来读一读!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2、学习“佛香阁”句子
(1)生读三四段;
(2)作者先后怎样观察?请你圈出表示作者在不同的地方观察的词语。
反馈:板书:抬头一看—下面—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
(3)怎么介绍“佛香阁”?出示句子研读——你能调换一下词语的顺序,也能将将它介绍清楚吗?——比较一下,哪一句更顺口?
(4)怎么介绍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让你想起怎样的词句?(水平如镜、优美画卷……)——你能给“滑”字换一个字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水静、水平、水美)
3、学习“昆明湖”句子
(1)作者观察到什么?读第五自然段
(2)交流:板书:堤岸、石桥、垂柳、小岛
(3)重点介绍什么?怎么介绍得清楚?
第三步:悟言之有法——在总结中,回顾作者的观察的方法
1、讨论:作者是怎样介绍清楚的?
2、梳理归纳:准确选择观察点——有顺序介绍——多角度观察
第四步:背背抄抄——积累语言
选择自己喜欢的三句话,背一背,抄一抄。
六、说板书设计
长廊:颜色、长度、美丽 游览顺序
颐和园{ 佛香阁:抬头一看—下面—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 言之有序
(大、美)昆明湖:堤岸、石桥、垂柳、小岛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思路的设置中,我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在教学中尽量把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促进教学的优化。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颐和园》同步练习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课文原文阅读
《颐和园的长廊》说课稿
《颐和园的长廊》教学设计2
《颐和园的长廊》教学反思
《颐和园的长廊》ppt课件3
《颐和园的长廊》ppt课件2
《颐和园的长廊》ppt课件1
《颐和园的长廊》教案1
《颐和园的廊与画》教学设计2
《颐和园的廊与画》教案1
《颐和园》说课稿
《颐和园》表格式教案4
《颐和园》表格式教案3
《颐和园》教学实录
《颐和园》课堂实录
《颐和园》教学设计2
《颐和园》教案1
《颐和园》ppt课件3
《颐和园》ppt课件2
《颐和园》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