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神游物外》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26


1.选出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姑射(yè) 疵疠(cī lì) 瞽(gǔ) 形骸(hài)
B.秕糠(bǐ) 汾水(fén) 网罟(gǔ) 臃肿(yōng)
C.肯綮(qǐ) 怵然(chù) 窅然(yǎo) 斄牛(lí)
D.复辟(pì) 中肯(zhòng) 颓丧(sàng) 因为(wèi) 
解析:A.“形骸”的“骸”应读“hái”;C.“肯綮”的“綮”应读“qìng”;D.“复辟”的“辟”应读“bì”。
答案:B
2.找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B.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C.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解析:A.“狂”通“诳”;B.“踦”通“倚”;D.“善”通“缮”。
答案:C
3.选出下列成语都出自庄子著作的一组( )
A.邯郸学步 越俎代庖 涸辙之鲋 守株待兔
B.揠苗助长 踌躇满志 鹏程万里 否极泰来
C.望洋兴叹 对牛弹琴 得鱼忘筌 呆若木鸡
D.待价而沽 鬼斧神工 螳臂当车 莫逆之交
解析: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否极泰来出自《周易》;待价而沽出自《论语·子罕》。
答案:C
4.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 )
A.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B.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C.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D.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
解析:古今异义词:A.文章,花纹、色彩;今为单篇不长的作品。B.天理,天然的纹理、生理结构;今指天然的道理。固然,本来的样子;今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C.规矩,圆规和曲尺;今指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
答案:D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后面对于其中依次所用修辞格的判断正确的一项( )
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A.夸张 比喻 对偶 比喻 B.比喻 对偶 比喻 排比[
C.夸张 对偶 对偶 对偶 D.比喻 对偶 比喻 对偶
解析:“犹河汉而无极也”为比喻;“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为比喻、对偶;“乘云气,御飞龙”为对偶。
答案:D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6—8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6.先秦诸子多喜欢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但一般以叙事为主,少有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加以文学描写的,而庄子是个例外。试找出文段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并举一例略加赏析。
7.找出下列对本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一句是本文段的总领。 
B.“依乎天理”就是顺应天道,庖丁正是因为掌握了天道,解牛时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的。
C.古人常习惯用三、六、九、十、百、千、万等数字来表示多的意思,但本文中的“三年”“十九年”却是实指。
D.从庖丁解牛时有时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的描写可以看出,并非掌握了“道”就可以随心所欲,而是为了更好地顺应它。
8.找出本文段中的成语,并说说它们在今天的用法。
6.解析:赏析示例:“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是动作描写,也是神情态度的描写。“提刀而立”表示解牛结束。人们在做完一件比较重要的事之后往往会长舒一口气,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暗示,让自己放松下来。“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写出了庖丁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表示极其满意。“四顾”,顾什么呢?是在邀赏,就像今天的演员向观众邀取掌声一样,这里也有向旁观者炫耀的意味。短短十四字,既写出了人物的外在形态,也写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变得有血有肉,简直就是一个性格很鲜明的文学形象了。
参考答案:全段是庖丁说的话,是语言描写;“怵然为戒”是心理描写;“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是动作描写;“踌躇满志”是神情描写。
7.解析:B.“天理”应为“天然的肌理”。
答案:B
8.解析:目无全牛:今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得心应手的境界。踌躇满志:今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游刃有余:今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参考答案:目无全牛、踌躇满志、游刃有余。用法略。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9—11题。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选自《秋水》)
9.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 )
A.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 B.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C.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D.无几何,将甲者进。
10.找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
A.我担忧道行不通达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免潦倒,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很久以来就希望我的道行通达,然而我总是不得志,这是时运不好啊。
B.我担忧贫穷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免潦倒,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很久以来就希望我的道行通达,然而我总是不得志,这是时运不好啊。
C.我担忧道行不通达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免潦倒,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早就请求放我们通行,然而我还是不能够,这是时运不好啊。
D.我避讳贫穷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免潦倒,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很久以来就希望我的道行通达,然而我总是不得志,这是时运不好啊。
11.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段文字中的孔子的表现是通达的,虽被围数日,仍在弦歌自娱。
B.庄子以为“智”有大小,“用”有大小;而孔子以为“勇”也有大小,且能无惧于死亡的勇不是最大的英勇。
C.孔子对自己“求通久矣,而不得”的结果耿耿于怀,但他认为这是命运使然,来巧妙地为自己的尴尬处境开脱。
D.“何夫子之娱也”是倒装句,可译为“先生为什么还这样快乐啊”。
9.解析:A.穷人,志不得伸、处境不顺之人,今指穷苦的人;B.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D.几何,多少,今指几何学。
答案:C
10.解析:穷,作不得志讲,不是贫穷;通,通达意,不是通行。
答案:A
11.解析:C.不是为自己开脱。
答案:C
二、语言运用
12.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仿写三个句子,填写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空白处,使语段文字上下内容和谐,语意连贯。
苏东坡的黄州经历,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灭寂后的涅槃,成熟于 ① ,这种成熟是一块淘去了浮砂后露出的磐石,是一棵刮走了枯叶后独立的老树;是一道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 ② ;是一份无需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是 ③ 。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对上下文文意的把握和理解,同时要注意对词句的打磨,答案要有文采。
参考答案:①一次苦难后的更生 ②一声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③是一种不必张扬并不陡峭的高度
我创新 我超越
12.设想一下,如果课文中惠子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改成“子非鱼,怎知鱼乐否?”庄子还能像现在这样与他相辩吗?你是如何看待庄子的濠上之辩的?
答案:略
13.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弘浩渺的画卷,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自由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倒悬”,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
可以说,自由境界是庄子哲学的最高的价值追求,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庄子所追求的“自由”,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自由”是否是同一范畴?二者到底有没有区别?
答案: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情景默写汇编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练习
《兼爱》拓展练习
《五石之瓠》练习题
《老子》四章知识点梳理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归去来兮辞》并序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滕王阁序》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逍遥游》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兴贤》作业练习
《鞭贾》作业练习
《心术》作业练习
《原毁》作业练习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作业练习
《荔枝赋并序》作业练习
《后赤壁赋》作业练习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作业练习
《寄欧阳舍人书》作业练习
《与微之书》作业练习
《与尹师鲁第一书》作业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作业练习
《方山子传》作业练习
《陆文学自传》作业练习
《六一居士传》作业练习
《张中丞传》后叙作业练习
《百丈山记》作业练习
《道山亭记》作业练习
《黄州快哉亭记》作业练习2
《神游物外》导学案
《神游物外》ppt课件3
《神游物外》ppt课件2
《秋水》原文和译文(全)
语文版《神游物外》ppt课件1
《逍遥游》原文和译文
《神游物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