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课文练习 >>
《芙蕖》检测练习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13


《芙蕖》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芙蕖(    )    效颦(    )    群葩(    )    自夏徂秋(    )   
迨(    )      菡萏(    )    异馥(    )    草菅(    )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1)此为命
(2)以芙蕖之可人
(3)至菡萏成花
(4)荷花之异馥
(5)所谓不善养生
(6)又时其漏
三、指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不同含义。
(1)芙蕖之可人(   )    望天乞水救之(    )
(2)请述之(    )       又经年裹物之用(    )
(3)蓬中结(    )       有五谷之(    )
(4)过而不问之也(    ) 自夏徂(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3)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五、阅读。
    [甲]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其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注:
萌:芽。   
蜩腹蛇蚹:这里形容竹韧生时的状态。 
振笔直遂:挥动画笔,一气画完。     
兔起鹘落:鹘,一种猛禽。兔子一出现,鹘就冲下来捕捉它。 
与可:文与可,善画竹,北宋著名的画家。
倏:极快的,忽然。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而节叶焉    
(2)节节而之    
2.[甲]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
    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3.[乙]文中说“意在笔先”,[甲]文中也有文字说的是这个意思,请把这些文字找出来,写在下边。
    这些文字是:                                               
4.甲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这些毛病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来作答。
    这些毛病是:                                         (不超过12个字)
5.选出甲乙两文意思理解分析正确的项(有几项选出几项)
A.甲文的主旨在于揭示手不能画出胸中之竹的原因;乙文的主旨在于阐明画竹的“定则”。
B.甲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方能“振笔直遂”;乙文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两文作者见解一致,观点相同。
C.甲文主张画竹先要静默观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乙文阐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两文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D.甲文以竹的生长情况说明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道理;已文道出不是“眼中之竹”,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原因。
E.“胸中之竹”源于 “眼中之竹”,画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完全是“胸中之竹”,这就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甲乙两文都蕴含了这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略
二、依靠    适合人的心意    及,到  特别的香味  大概    以……为苦
三、(1)介词,因为      连词,来
(2)完备,全部     预备、准备
(3)果实,种子     实用价值
(4)时间   秋天
四、(1)因为芙蕖适合人的心意,它的优点不止一个,请让我一一把它说出。
(2)等到荷花谢了以后,(它)也(就)可以向主人宣告没有什么过错了。
(3)种植的利益有比它还大的吗?
五、
1.具备,具有   做,这里是画的意思
2、成竹在胸(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
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又比喻作画写文章时下笔迅速,中间没有停顿。
3、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5、BCE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爱莲说》《芙蕖》阅读练习及答案
《芙蕖》ppt课件(15页)
《芙蕖》ppt课件(22页)
《芙蕖》教学设计7
《芙蕖》ppt课件(21页)
《芙蕖》同步练习
《芙蕖》教案6
《芙蕖》教案5
《芙蕖》图片素材(18页)
《芙蕖》ppt课件(23页)
《芙蕖》导学案4
《芙蕖》学案
李渔《笠翁对韵》全文阅读及下载
《芙蕖》导学案2
李渔《芙蕖》原文及翻译
《芙蕖》教学设计4
《芙蕖》练习题
《芙蕖》导学案
《芙蕖》ppt课件3
《芙蕖》ppt课件2
《芙蕖》教案3
北师大版《芙蕖》ppt课件1
《芙蕖》教案2
《芙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